主人鸡黍约,客子龙唇弹。
曲罢馀鲛泪,深深溅玉盘。
【注释】主人:主人设宴招待客人;鸡黍:指家常便饭,比喻简陋。客子:诗人自谦自称。
龙唇:形容乐器音色清亮。弹:弹奏。曲罢:乐曲结束。馀:剩下的。鲛(jiāo)泪:即鱼目之泪。
玉盘:古代盛酒或食物的器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郑云谷来,与诗人相聚,共话离情,席间饮酒佐谈,兴之所至,还作了一曲琴歌。当乐曲结束时,诗人不禁洒下眼泪,溅在了玉盘中,留下了晶莹的泪痕。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友情之深。
主人鸡黍约,客子龙唇弹。
曲罢馀鲛泪,深深溅玉盘。
【注释】主人:主人设宴招待客人;鸡黍:指家常便饭,比喻简陋。客子:诗人自谦自称。
龙唇:形容乐器音色清亮。弹:弹奏。曲罢:乐曲结束。馀:剩下的。鲛(jiāo)泪:即鱼目之泪。
玉盘:古代盛酒或食物的器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郑云谷来,与诗人相聚,共话离情,席间饮酒佐谈,兴之所至,还作了一曲琴歌。当乐曲结束时,诗人不禁洒下眼泪,溅在了玉盘中,留下了晶莹的泪痕。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友情之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目是要求赏析诗句,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及运用的表达技巧。“万里辞家客,三年望阙情”,意思是离家万里的游子,三年间盼望君王恩泽的心情。“阴阳催短烛,丝管入新声”,意思是时光如箭,转眼又是一年,蜡烛燃尽,新的一年到来。“雪重寒庐压,貂残瘦骨惊”,意思是大雪压顶,屋外一片洁白,屋中却只有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屋内人已冻僵。“遥知故乡处
译文 水阁波光映照得很远,山亭周围景色翠绿而微暗。 樵夫的歌声从别径传来,文酒飘荡在晴朗的阳光下。 竹园里竹子长得很瘦,潭水中鳜鱼却十分肥硕。 主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带走,鸥鸟也忘记了机巧。 注释 1. 水阁(Geduo):指水上建的小楼或亭台。 2. 波光:水面上波动的光。 3. 山亭(Shanting):指山上的亭子或小楼。 4. 翠色:绿色。 5. 别径:分别的路。 6. 文酒
长城 多饮马,往往自成群。满月翻弓影,连星动剑文。风高常落雁,山险直参云。旧隶程都尉,新从霍冠军。 注释翻译赏析 诗歌原文及注释如下: - 诗句一:长城多饮马,往往自成群。 - 译文:长城边常常可以见到马匹饮马,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自然景象。 - 诗句二:满月翻弓影,连星动剑文。 - 译文:在满月的夜晚,可以看到士兵们拉弯的弓箭和闪烁的剑光映衬下的城墙。 - 诗句三:风高常落雁,山险直参云。
诗句释义及赏析 锦石奇如画 - “锦石”指的是颜色丰富、纹理精美的石头。“奇如画”意味着这些石头的美丽堪比画作,形容非常美丽。 - 注释:描述石头色彩和质感的美丽。 苔痕细作钱 - “苔痕”指的是苔藓覆盖在石头上的纹理。"细作钱"可能是指苔藓的纹理细腻如同古代的金钱纹样。 - 注释:强调石头上苔藓的细致与美观。 幽花轻压砌 - “幽花”指的是不显眼但芳香的野花
诗句原文: 城市嚣尘甚,君家自一村。牵萝护墙瓦,倚筱补柴门。岩密含云宿,林深杂鸟喧。灌园陈仲子,口吃不能言。 译文: 在喧闹的城市中,您却拥有一个宁静的村庄。用牵来的藤蔓缠绕着墙壁上的瓦片,依靠小竹补充着柴门的破损。山崖深邃,云雾缭绕;树林深处,鸟儿叫声此起彼伏。他在园中劳作,却因口吃而无法言语。 赏析: 首句通过描绘城市中的喧嚣景象,与第二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注释】 黯黯:暗淡。 雌雄合:比喻男女成婚或事物结合。 翻:反。 塔影:指寺庙的塔尖,倒映在水中的影子。 拔:突出。 荡漾:水波荡漾。 溉釜鬵(kuài fù zhōu):洗锅,形容水势浩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王如水公泊崧台下是送别的地点。全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以物拟人,托物言志,富有哲理性。 首联起兴。“春云何黯黯,天地互晴阴”,诗人面对春日里阴沉、阴暗、沉闷的云天
天津桥畔的女,美貌如鲜金。 鸾彩飘然难定格,云彩映照后复临。 镜花盛开荡漾中,水月相映争浮沉。 静观她容颜低语,知她心中长恨心。 注释: 1. 天津桥畔的女,美貌如鲜金:形容女子的美丽如同金子一样璀璨。 2. 鸾采飘然难定格,云光去复临:鸾鸟的羽毛虽然美丽,但难以捕捉其动态,而云彩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又再次映照着大地。 3. 镜花盛开荡漾中,水月竞浮沉:镜花在水中盛开,随着波浪荡漾
诗句释义 1 浮丘社寿桐柏山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浮丘这个地方为桐柏山人庆祝生日。浮丘,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寿桐柏山人,指的是一位名叫桐柏的山人。 2. 会文还此地,起草竞探玄: 意思是作者回到这个地方后,开始撰写诗文,并深入探寻玄奥的道理。“会文”指的是创作文章或诗歌;“探玄”则意味着深入研究和思考。 3. 已与嚣尘隔,偏宜爽气连: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环境的向往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雨夕”“敝帚”来抒发自己的心绪。前两句说自己无用,只能供自己独自把玩。后两句说只有独赏才是我的志趣,不能向人献上。中间两联通过写“独赏”和“投赠”的不同,表达了自己孤高自持,不与世俗为伍的意气。末联写自己落笔有神,文章能流传千秋。 【答案】 译文:用破扫帚有什么用呢?学不成屠龙术又有何用呢?应该只供自己独自把玩,不能向人献上。 注释:敝(bì)帚 指破旧的扫帚
吾家栖隐处,门外即青山。 注释:我家隐居的地方,门前便是苍青的山峦。 一雨江湖淡,三秋岁月闲。 注释:一场春雨过后,江湖变得清淡;三个秋天过去,岁月悠闲。 水静鱼从跃,天清鹤任还。 注释:水平静时,鱼儿会跃出水面;天空清朗,白鹤可以自由飞翔。 鲜食真何事,须知豹欲斑。 注释:美味的食物是生活所需,何必追求富贵荣华?要知道,真正的美在于自然本色——豹的斑纹。 赏析:
【注释】 丈人:敬称年长者。失姓字:失去姓氏姓名,指隐居不仕。家世:家族背景。混:混迹,与世俗无关系。渔樵:捕鱼砍柴。投竿饵:投下钓竿,以鱼食为饵引鱼上钩。归山种药苗:回到山林中种植药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一位隐居不仕的人的诗。诗人对这位丈人寄予深厚的感情,在赞美其高尚情操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愿望。 “丈人失姓字,家世混渔樵。”这两句写丈人因隐居而失去了自己的姓氏和身份
【注释】 纡(yū)径:曲折的小路。可望不可攀:可以远远地观看,却无法登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访道士张道人不遇的情景,通过写景来表现诗人对张道人的仰慕之情和求道不得的苦闷心情。全诗写得平实自然,没有用华丽的词藻,但意境深远。 首句“木落侵纡径”是说树叶黄落,小道弯曲,秋天的景色显得特别清幽。次句“天寒早闭关”,是说天气寒冷,早早闭门休息。这里既写出了季节特征,又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
注释:春日里王氏的庄园 水石之间有深深的幽趣,云雾之中有淡泊的机心。 小燕子学着飞翔,雏莺却涩得不叫。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首句“水石会幽趣”描绘了诗人在王氏庄园中,看到水石相间,清幽宁静的景色,感到一种深深的幽静之美。接着“云林淡息机”,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云林中的万物都显得那么淡然,那么从容,仿佛都在等待着什么。 第二句“雏莺涩不啭”,描绘了诗人看到的雏莺
【注释】 赋得浮丘石:即《赋得青枫浦》。浮邱,传说中仙人的居处。此指诗题中的浮邱山。 篙痕看尚在,舟去已何之。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痕:痕迹。何之:何处去。 任是沧桑变,丹丘故不移。 沧桑:世事变化,比喻岁月流逝。丹丘:指浮邱仙山。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以“浮丘”自喻,抒发了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写自己仍在浮邱山,而船却已经驶到远方去了;次句说世事沧桑变化无常
注释:珊瑚井是一处名胜古迹,位于今海南岛琼山市。石鏬写清泉,云透南溟底。石鏬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形状像一个笔筒,里面装满了水,这就是著名的“仙人指”。水从石鏬中流出,形成了一条小溪,这就是著名的“仙人指”了。一掬醒心魂,观涛徒为尔。一捧海水就能让人清醒,但看海潮却只能让人心烦意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海南岛时的所见所感。他首先赞美了石鏬的神奇,认为它是大自然的杰作
【释义】:环瀛台,高高的台子环绕着瀛州(今河北省唐山市)。 面面俯清流,从四面看都是清澈的水流。 不逐灵槎去,不要随神舟飞向天河。 那从犯半牛,难道跟随神牛进入月宫吗? 【赏析】:此诗写登临瀛州环瀛台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高台■绝岛”,是说登上这座高高的台子,就能看到四周没有其他岛屿,视野开阔无比。这里的“高”“绝”是形容环瀛台的高峻险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