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挺穹壁,下临万里波。
激湍啮其根,惊飙撼其柯。
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
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
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
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

【注释】

孤松:孤立的松树。

挺穹壁:直冲苍穹的墙壁。

激湍:急流的水。啮:摩擦,啮咬。

惊飙:狂风。撼:摇动。

纷纷:众多的样子。穴:洞穴。赤蚁:红色的蚂蚁。袅袅:缠绕。青萝:绿色的藤蔓。

群攻:众敌攻击。未云已:尚未等到云散就已被攻击。

生意:生机。当如何:怎么能够?

严霜一夕坠:一夜之间严霜降落。

高标:指高大的山峰或直立的物体。复嵯峨:又高耸。

君子固穷节:君子有坚定不移的贫穷志气。

感慨成悲歌:因感慨而生发出的悲伤之歌。

【赏析】

此诗为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对松树的描摹,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宁折不弯的高尚情操。

首联“孤松挺穹壁”四字,是写景。“孤松”,指山崖上的一株松树,它傲然矗立在高耸入云的石壁之上,显示出一种凌空拔俗的姿态。这株古松,不畏风霜雪雨,不惧严寒酷暑,始终屹立于险峰绝顶。它那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和高超脱俗的品格,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使人产生敬仰之情。“下临万里波”,则进一步写出了它那俯瞰万水千山的雄姿。“下临万里”四字,把山崖上这株古松与辽阔壮美的境界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它的崇高地位,同时也表现出它胸怀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壮志。“孤松”两字,概括地勾勒出这株古松的形象,同时点出了全诗要表现的中心主题。

颔联是写松树受到风雨侵袭的情景。“激湍”“惊飙”都是猛烈冲击的意思,“啮”“撼”是用力磨擦的意思。“纷”与“袅”,“穴”与“缠”,词性相对,声调和谐,读来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具有音乐性。“激湍”与“惊飙”的描写中,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而且通过这些力量对古松的作用,也间接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意志和性格。

颈联进一步写古松受到风雨的袭击。这里用两个比喻,一是说蚂蚁在洞穴里受尽了折磨;二是说青藤缠绕着古松不肯放松。这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古松所经受的磨难,更突出地表现了古松那坚韧顽强的精神。

尾联“群攻未云已”四字,是议论抒情。“群攻”二字,既是对前面写松树遭受风吹雨打的概括,又是对下文松树仍能傲然挺立的铺垫。“未云已”三字,是转折语,意思是说尽管还没有等到乌云散去,暴风骤起,但古松已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生命垂危了!“生意”二字,是关键。“生意”指生命力,这里用一个“当如何”的问题来表示诗人的忧虑心情。“当如何”,即怎么办?诗人面对眼前这株饱经磨难、仍然昂首挺立的古松,感到十分惋惜。他想到:如果这株古松不是这样坚韧顽强的话,那么它早就被狂风暴雨摧倒而不复存在了。这一设想正体现了诗人对这株古松的赞美和倾慕之情。“生意当如何”,既写出了自己的担忧,又暗含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索,从而把全诗的思想感情推向高潮。最后两句“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和收束。诗人看到一夜之间严霜降落,山崖上的古松却安然无恙,不禁由衷地赞叹:“啊!你的巍峨的身姿又显得多么峻拔!”

此诗运用拟人手法,将松树人格化,赋予古松以人的情态、志趣和意志,生动地刻画出松树那傲岸不阿、刚毅坚强的性格特征,并由此生发出诗人的感慨和咏叹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