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泛湖水,月色如寒玉。
白云忽满衣,清风时濯足。
不知人间世,因唱沧浪曲。
归卧读书窗,蟪蛄啼草绿。
小中元日夜泛月湖作
孤舟泛湖水,月色如寒玉。
白云忽满衣,清风时濯足。
不知人间世,因唱沧浪曲。
归卧读书窗,蟪蛄啼草绿。
注释:
- 小中元: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
- 泛月湖:在杭州西湖附近,是游览胜地。
- 沧浪曲:一种古代的乐曲。
- 蟪蛄:一种昆虫,鸣声凄切。
- 蟪蛄啼草绿:蟪蛄鸣叫,草变绿了。
译文:
我独自坐在小船里泛水赏月,月光皎洁如寒玉,照亮了水面和天空。
忽然,云层涌来遮住月亮,让我的衣服都变得白茫茫一片,凉风拂过,仿佛能洗净双脚。
不知道这人间的世界,我就这样随口唱起了沧浪曲。
我回到书房,看到蟪蛄在草上鸣叫,周围一切都显得如此宁静和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之夜,乘船游湖赏月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月色如寒玉”与“白云满衣”、“清风拂足”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诗人在自然美景的感染下,忘却人世间的烦恼,放声歌唱沧浪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的“蟪蛄啼草绿”一句,则以自然界的细微之声反衬出人世间的喧嚣和繁忙,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