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狂吟客,偏怜秋色高。
惊风吹薜荔,细雨点蒲桃。
节序逢摇落,浮生漫滞劳。
秋听檐外竹,终夕响萧颾。

【注释】

  1. 寓羊城:寄居在广州。羊城,即广州,古代称广州为“羊城”,这里借指广州。
  2. 独有狂吟客:独自有一个爱发感慨的人。狂吟客,意指喜爱作诗的人。
  3. 偏怜秋色高:特别喜欢秋天的景色高远。怜,喜欢的意思。
  4. 惊风吹薜荔(bìlì):薛荔,一种藤本植物,叶子可做扇子。
  5. 细雨点蒲桃(pútáo):蒲桃,一种水果,其皮可以制茶,果实可以吃。
  6. 节序逢摇落:季节到了,万物凋零。
  7. 浮生漫滞劳:人生漂泊不定,劳苦无休。
  8. 秋听檐(yán)外竹:在屋檐下听秋风里竹子的声音。
  9. 终夕响萧颾(xiāolǔ):整个晚上都听到风中竹子发出的萧瑟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广州的秋季景色和生活感受,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独有狂吟客,偏怜秋色高”描绘了诗人独自欣赏秋色的情景。这里的“狂吟客”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热爱诗歌,喜欢作诗,所以特别钟爱秋天这个季节。“怜”字在这里表示喜爱、珍惜之意。
    第二句“惊风吹薜荔,细雨点蒲桃”具体描写了广州秋季的自然景观。薜荔是一种藤本植物,可以用来制作扇子;而蒲桃则是广州地区的特产水果,其皮可以制茶,果实可以吃。诗人用这两个自然景象来衬托秋天的美丽和宁静。
    第三句“节序逢摇落,浮生漫滞劳”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他认为季节到了,万物凋零,人生也如同飘摇不定的树叶,劳碌无休。这里的“摇落”意味着季节更迭,万物衰败。
    最后两句“秋听檐外竹,终夕响萧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秋季夜晚的所感所思。他在屋檐下听秋风里竹子的声音,整夜都能听到那萧瑟的声音。这里的“萧颾”形容风中竹子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凄清、凄凉的感觉。
    这首诗以广州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人生漂泊、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