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筠深处绿阴寒,鸟语喧喧近药栏。
落尽梅花春气早,焚馀芋火晓烟残。
愤成楚曲沉湘怨,羞把楞严面壁看。
老病经年事事懒,呼童唯讯竹平安。
翠筠深处绿阴寒,鸟语喧喧近药栏。
落尽梅花春气早,焚馀芋火晓烟残。
愤成楚曲沉湘怨,羞把楞严面壁看。
老病经年事事懒,呼童唯讯竹平安。
注释:翠筠(qīn ruì):青绿色的竹。
译文:在深深的竹林中,春天的早晨显得格外清凉,鸟儿们欢快地叫着,仿佛在靠近药栏。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自然之中。翠绿的竹子、欢快的鸟声、近在咫尺的药栏、早春的梅香以及清晨的余烟,都在诗人的笔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翠筠”这一意象,既点明了季节和地点,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古朴的气息。
落尽梅花春气早,焚馀芋火晓烟残。
愤成楚曲沉湘怨,羞把楞严面壁看。
老病经年事事懒,呼童唯讯竹平安。
注释:落尽:凋零殆尽。
译文:随着梅花的凋零,春意已早早降临。清晨时分,烧剩的芋头还在冒着淡淡的烟雾。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晨曦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梅花凋零、春意降临的景象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焚馀芋火”这一细节,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又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氛围。此外,诗人还将楚曲与沉湘怨联系在一起,既展示了自己的才思横溢,又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感情。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因此对世事已不再感兴趣,只希望和家人共享安宁的时光。这种对生活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洒脱,也展示了他深厚的家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