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佳山历几州,又从三峡放明眸。
蛾眉云髻乱争晓,翠壁丹崖各自秋。
耸处不知蹲处怪,雨中偏较月中优。
胸怀磊落增多少,谁道浮生误远游。
【注释】
三峡:泛指长江三峡。
历几州:经过几个州。
蛾眉云髻乱争晓:形容山的秀美,像美女那样争着向早晨展示自己的美丽。
翠壁丹崖各自秋:指山峰上青翠的山壁和红润的山崖,各具秋天的景色。
耸处不知蹲处怪:形容站在高处看不到低处的奇怪景象。
雨中偏较月中优:意思是说在风雨中更能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增多少:增添了多少。
【赏析】
《三峡观山》是一首描绘长江三峡风光的诗。全诗以“三峡观山”为题,通过描写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曾看佳山历几州”,诗人回忆起他曾经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美丽的山,这里的“佳山”指的是三峡的山水。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三峡山水的熟悉和喜爱之情。
次句“又从三峡放明眸”,诗人再次来到三峡,看到了更多美丽的风景。这里的“放明眸”表示诗人用明亮的眼睛去欣赏这些美景。
接下来的三、四句“蛾眉云髻乱争晓,翠壁丹崖各自秋”,诗人细致地描述了三峡的山水之美。这里的“蛾眉云髻”形容山峰的形状像女子的眉毛一样弯曲,而“翠壁丹崖”则形容山峰的颜色像翡翠和朱砂一样鲜艳。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三峡山水的美丽景象。
接着的五、六句“耸处不知蹲处怪,雨中偏较月中优”,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三峡山水的感情。这里的“耸处不知蹲处怪”表示站在高处时,人们往往会觉得有些奇怪,因为高处的风景与低处不同。而在雨中和月中的三峡,景色更是各有千秋,令人陶醉。
最后两句“胸怀磊落增多少,谁道浮生误远游”,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这里的“胸怀磊落”表示诗人胸怀坦荡,不拘小节。而“浮生误远游”则意味着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不应该轻易放弃。
整首诗通过对三峡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胸怀开阔、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