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瓶金醴十分斟,三爵从来不易禁。
中圣偶同徐邈妄,滑稽浑忘子云箴。
渑池以外危应戒,名教之中乐可寻。
误笑吴公淹壑谷,不知红日上东岑。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诗名《酒诫》。
译文:
银瓶金醴十分斟,三爵从来不易禁。
中圣偶同徐邈妄,滑稽浑忘子云箴。
渑池以外危应戒,名教之中乐可寻。
误笑吴公淹壑谷,不知红日上东岑。
注释:
- 银瓶金醴十分斟,三爵从来不易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珍贵的银瓶和金醴来酿酒,而且要斟得满满的,三爵(古代的一种饮酒量)也不会轻易地喝掉。这里的“银瓶金醴”指的是珍贵的酒,而“十分斟”则表示酒被斟得满满的。
- 中圣偶同徐邈妄,滑稽浑忘子云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自己偶尔也会像晋朝的徐邈那样放纵,甚至忘记孔子的《春秋》之箴言。这里的“中圣”指的是儒家圣人,而“徐邈”则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士。
- 渑池以外危应戒,名教之中乐可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渑池之外的危险应该警惕,但在名教之中可以找到快乐。这里的“渑池”指的是一个地名,而“名教”则是指儒家的伦理道德。
- 误笑吴公淹壑谷,不知红日上东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曾经嘲笑吴公(可能是某个人)沉溺于山谷之中,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登上了东方的山巅,看到了红太阳。这里的“吴公”指的是一个人,而“淹壑谷”和“东岑”都是指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自己饮酒行为的一次反思和批评。他通过描绘自己的饮酒过程,表达了对儒家名教的尊重和对自身行为的自省。诗中既有对古人饮酒行为的赞美,也有对自我行为的反省。通过对酒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洒脱和超脱。同时,诗中的警句“中圣偶同徐邈妄,滑稽浑忘子云箴”也揭示了诗人对于儒家道德规范的认同和坚守。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对个人行为的反省,也是对儒家道德规范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