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转花封不透江,小溪经雨自琤淙。
石嫌碍路牙成列,山爱堆云髻绾双。
樵子放歌含古意,牧童吹笛集村腔。
陌尘不动前驱过,分付居人莫掩窗。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景物时,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第一句“过垫江二首”,是说作者经过垫江的两条小河。垫江,今四川垫江县,在重庆、四川之间,长江流经其间,有“垫江两峡”之称。垫江两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所以有“过不得”的传说。第二句“陆转花封不透江”,是说垫江两岸,由于水流湍急,把山上的花朵都冲刷掉了,只剩下了被水冲刷得光秃秃的石头。第三句“小溪经雨自琤淙”,小溪在下雨后,发出潺潺的流水声,好像在唱歌一样。第四句“石嫌碍路牙成列”,石头因碍路太多,像一排排的小山一样排列在路边。第五句“山爱堆云髻绾双”,山上的云彩堆积成髻,像是把两座山梳成双髻一般。第六句“樵子放歌含古意”,打柴人唱着歌,歌声中充满了古人的情感。第七句“牧童吹笛集村腔”,“牧童”吹起笛子,发出悠扬的声音,好像把村子里的声音都集合到一起一样。第八句“陌尘不动前驱过”,路上的尘土都没有动,说明前面的车辆已经过去了。第九句“分付居人莫掩窗”,“分付”是告诉的意思,居人,指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意思是:告诉这些住在这里的老百姓,不要挡住我的去路。

【答案】

译文:

垫江两岸因为水流湍急,把山上的花朵都冲刷掉了;小溪在下雨后,发出潺潺的流水声,好像在唱歌一样;石头因碍路太多,像一排排的小山一样排列在路边;山上的云彩堆积成髻,像是把两座山梳成双髻一般;打柴人唱着歌,歌声中充满了古人的情感;牧童吹起笛子,发出悠扬的声音,好像把村子里的声音都集合到一起一样;路上的尘土都没有动,说明前面的车辆已经过去了;告诉这些住在这里的老百姓,不要挡住我的去路。

赏析:

此诗为《全唐诗》所录存于《全唐风》中的五言古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平韵,音调和谐悦耳。

第一、二句,写诗人行经垫江两岸,见江水滔滔,两岸险峻,水势湍急,难以通过。

第三、四句,写诗人来到垫江,只见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第五、六句,写诗人来到垫江,见到一位打柴老人在唱歌,歌声中充满了古人的情感。

最后两句,写诗人来到垫江,发现路上没有尘土,表明车马已走在前面。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