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迢迢古路长,邮亭初辟自山场。
楼前水曲如围带,面对山青作外墙。
屋傍云烟长带湿,径连松竹每生凉。
坐来不觉残更断,月照芭蕉映野棠。
【注释】
衡岳:指南岳衡山,在今衡阳市。迢迢:遥远的样子。邮亭:古代驿站中为传递公文而设的小屋或亭子。自山场:从山里开出的路。楼前水曲:楼前的水流弯曲如带。围带:像围裙一样的装饰物。面对山青作外墙:面对着青山就像墙壁一样。屋傍云烟:房屋周围云雾缭绕。长带湿:像一条长带一样潮湿。径连松竹:小路两旁是松树和竹子。每生凉:经常有凉爽的感觉。坐来不觉残更断:坐着不知不觉到了半夜。残更:指夜深时。芭蕉:一种植物,叶子大,呈扇形,夏季开小白花。映野棠:映照在野棠树上。
【赏析】
此诗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1-1207),诗人任广东提举兼广东路安抚使时途经大荆驿。诗中描写了诗人在大荆驿所见到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衡岳迢迢古路长,邮亭初辟自山场”,起势不凡。衡山,又名南岳,在今湖南衡阳县西。古人认为衡山为七十二峰,其主峰天柱峰,高入云霄,直插碧汉。诗中说衡山遥不可及,其路之长也可知。诗人由衡山写到衡山脚下的大荆驿道,用“迢迢”二字形容,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高峻、崎岖,表达了作者远行途中的感受。
颔联“楼前水曲如围带,面对山青作外墙”,“楼前”、“面前”与“面对”意思相似,但“面临”更强调面对的意思。“水曲”指河流的弯曲处,“围带”即腰带,比喻河流曲折如腰带,“外墙”是指山的轮廓。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荆驿的自然风光。
颈联“屋傍云烟长带湿,径连松竹每生凉”,进一步描绘了大荆驿的风景。诗人通过描绘房屋周围的云烟、松树和竹子,以及它们带来的清凉感觉,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坐来不觉残更断,月照芭蕉映野棠”,“坐来不觉”意思是说诗人坐在那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芭蕉”是一种植物,叶子大,呈扇形,夏季开小白花。“野棠”是一种树木,树干粗壮,枝条繁茂,果实呈椭圆形,外皮有刺,味道微苦。这两句诗以“月照芭蕉映野棠”作为结尾,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晚大荆驿的美丽夜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通过对大荆驿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大荆驿的美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让人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