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香名重,边生午夜闲。
铎鸣风教响,应起觐天颜。
【注释】
杨震:东汉名臣,字伯起、武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少学律令,明帝时为太仆,后迁渔阳太守,以刚直闻名。因弹劾大将军邓骘子邓悝贪污受贿,得罪于邓骘,被罢官归乡。
边生:边地之人,这里指边地的官员。
铎(duó):传声的木舌,这里指铜制的铃铛。
应起觐天颜:应起来朝见圣上。
【赏析】
《送陈掌教之闽中》,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首联写送别之情,颔联写送别的场景,颈联写送别的原因,尾联写送别的情意。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清官在送别朋友去闽中任职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首句“杨震香名重”,杨震是一位著名的清官,他的名字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声誉。这里的“香名”是指他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良好的名声。
第二句“边生午夜闲”,这里的“边生”是指边疆的官员,他们常常在夜晚值班。而“午夜闲”则表示他们在夜间值班的时候无事可做,感到非常空闲。
第三句“铎鸣风教响”,铎是用来传播信息的器具,这里的“铎鸣”是指用铎发出的声音来传信息。而“风教响”则表示这股声音传播得很快,很快就传到人们耳中。这里的风教是指风的教化作用,也就是风可以传递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等。
第四句“应起觐天颜”,这里的“觐天颜”是指朝见皇帝。这里的“应起”则表示应该起床去朝见皇帝。这里的“天颜”是指皇帝的面容,也就是皇帝的威严和尊严。
这首诗通过写一个清官在送别朋友去闽中任职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这首诗也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原因,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