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经糟粕浪相闻,忆醉山在几度春。
料得往年风味好,夕阳江口脍红鳞。
诗句解释
1 遗经糟粕浪相闻:这一句描述的是关于古代经典或学问中那些看似无用、实则有价值的部分,就像飘荡的尘埃一样四处传播。”遗经”指的是已经遗失的或被遗忘的经典,而”糟粕”则比喻其表面看来无用但实际可能含有深刻见解的部分。”浪相闻”意味着这些内容如同海浪一般不断散播开来。
忆醉山在几度春:此句表达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特别是春天时节。”醉山”可能是对某个地方(如故乡)的昵称,暗指诗人在那里度过了许多个春天。”几度春”表示这种美好的时光是多次重复的,暗示着诗人对此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记忆。
料得往年风味好: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某种特定情境(可能是文化、艺术等)的怀念和赞赏。”往年”指的是过去的某一时期,”风味”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独特风格或氛围,在这里指代那个时期的某种文化或艺术特色。”好”字表明诗人对此有着正面的评价。
夕阳江口脍红鳞: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夕阳映照在江面上,水面上闪烁着红色的鱼鳞般的光泽。”江口”指的是靠近江河入海口的地方,这里可能有一个美丽的景观或自然风光。通过这个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译文
遗落的经典中充满了浮华与无价值的知识,仿佛是随风飘扬的尘垢。我怀念那醉人的山景,它似乎在每个春天都以不同的面貌出现。我相信,往昔的那份文化韵味是极好的。夕阳下,江边的景象宛如画卷,红鳞在阳光下闪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遗经”和“糟粕”的描述,揭示了知识传承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诗人通过回忆和想象,将记忆中的美好与现实进行了对比。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认为其中蕴含的智慧是值得珍视的。同时,诗中的自然描写也展现了一种平和与和谐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抚慰。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