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劳劳入不毛,城开百雉倚云高。
昔年麟石都开瘴,今日星岩亦种桃。
花市即看新第宅,野田重理旧蓬蒿。
我来观感兴风化,到处逢人说卖刀。
诗句解析及注释:
- 捧檄劳劳入不毛:
- 典故引用:这里用“不毛”形容土地荒芜,不适合耕种,比喻荒凉。
- 意象分析:表达了诗人进入新辟邑城的辛酸和不易,以及面对一片荒地时的无助和无奈。
- 城开百雉倚云高:
- 意象描述:城墙高大而壮观,仿佛能与云朵比肩。
- 意境分析:通过“倚云高”的描绘,展现了城市的宏伟景象,也隐喻了其政治或军事的重要性。
- 昔年麟石都开瘴,今日星岩亦种桃:
- 历史对比:昔日的麟石(可能是地名,象征繁荣)因瘴气(瘴疠病,指疫病流行之地)而荒废,现在星岩(另一地名,可能同样有象征意义)也能种上桃树,意味着环境的改变和新生。
- 寓意分析:通过对比昔年和今日,强调了环境变迁带来的积极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对改变的欣慰和期待。
- 花市即看新第宅,野田重理旧蓬蒿:
- 生活场景:在花市(市场)中可以看到新建的房屋,而在野外重新整理了荒草。
- 意象分析:这两句描绘了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恢复的过程,展现了从破败到重建的转变。
- 我来观感兴风化,到处逢人说卖刀:
- 社会变迁的观察:诗人来到这里,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 意象分析:通过“说卖刀”这一行为,暗示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技艺或行业可能会被遗忘或淘汰,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变革的适应和接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新辟邑城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对于社会变化的感慨。通过对比昔年与今日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环境的改善和新生的欣慰,同时也反映了对传统和现代冲突的认识。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展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