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转频移柳,斋荒自补茅。
过从无俗客,迂僻少深交。
先雨鹳鸣垤,知风鹊构巢。
行藏吾已任,莫问易中爻。

读易

径转频移柳,斋荒自补茅。

过从无俗客,迂僻少深交。

先雨鹳鸣垤,知风鹊构巢。

行藏吾已任,莫问易中爻。

注释:
径转频移柳:小路曲折蜿蜒,频繁地绕过柳树。
斋荒自补茅:斋舍荒芜,自行修补茅草。
过从无俗客:往来没有庸俗之客。
迂僻少深交:性格孤僻,交往的人不多。
先雨鹳鸣垤:前有细雨时,鹳鸟筑巢在小土堆上。
知风鹊构巢:知晓春风吹拂时,喜鹊在高处筑巢。
行藏吾已任:我的出处和选择已经由我自己决定。
莫问易中爻:不必询问《易经》中的解释。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读易》。吕本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读易》是一首表现了作者对易学深刻理解和感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哲理。

首句“径转频移柳”,用“径转”形容道路弯曲,形象地描绘出柳树随风摇摆的动态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景象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的感受力。次句“斋荒自补茅”,描述了自己虽然身处荒凉之处,但依然坚持自我修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独立。这种自我修养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过从无俗客,迂僻少深交”,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独善其身的生活态度。他不愿涉足世俗之交,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孤寂的道路。这种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与人交往之多寡,而在于内心的修炼和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第三句“先雨鹳鸣垤”,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鹳鸟在雨后筑巢于小土堆之上,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又寓意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第四句“知风鹊构巢”,则是对前面内容的延伸。喜鹊在春风中筑巢于高处,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一画面不仅展示了生物的生存本能,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展望。

最后两句“行藏吾已任,莫问易中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掌控和自信。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完全由自己负责,无需依赖他人的解读或猜测。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独立精神,也展示了他对《易经》中“变”的深刻理解——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关键在于个人的坚守和适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代诗歌艺术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