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朝独上,寒望尽皇州。
猎猎海风至,冥冥江雾流。
楼台开秘苑,城郭枕高丘。
今古浮云色,长歌寄此游。
【注释】:
雨花朝独上,寒望尽皇州。
猎猎海风至,冥冥江雾流。
楼台开秘苑,城郭枕高丘。
今古浮云色,长歌寄此游。
赏析:
这首诗是登雨花台的即兴之作。
“雨花朝独上”起句开门见山,点出时间、地点和人物,诗人独自登上南京雨花台,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雨花台上的梅花在雨中盛开,所以叫“雨花台”。南朝诗人谢朓曾在这里赏梅。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中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句子,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既表现了南京的景色,也表现了诗人的心境。这两句是写眼前之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猎猎海风至”,从远处传来阵阵海风的呼啸声,这是雨花台下的长江送来的。“冥冥江雾流”,江面上弥漫着浓重的雾气,江水流动,雾气不断上升,与天空连在一起,仿佛一条白练在空中飘动。这两句描写的是近景,写出了诗人对江上景色的感受。“猎猎”形容风声呼呼,像马嘶一样。“冥冥”指迷蒙不清的样子。江面茫茫,雾气迷蒙,给诗人的感觉是冷清、寂寞,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楼台开秘苑,城郭枕高丘。”诗人来到南京城,看到城内有楼阁,城外有高山。“开秘苑”,即打开秘密花园大门,意思是说这里风景优美,可以尽情欣赏。这两句是写城内景色,表现诗人的高兴之情。
“今古浮云色,长歌寄此游。”诗人站在雨花台上,放眼望去,只见古今变幻的云雾缭绕,诗人不禁慷慨激昂地唱起歌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登雨花台时所写。雨花台在南京市东郊,相传南朝诗人谢朓曾在此地赏梅。诗人登此台,面对眼前的景物,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
首句“雨花朝独上”,表明了时间的早晨,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雨花台,表现出诗人独自登高远望的心情。“寒望尽皇州”,这句中的“寒”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他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但视线中只有寒冷的天气,没有一丝温暖的气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第二句“猎猎海风至”,描述了远处传来的海风呼啸声,以及江面弥漫的雾气。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印象。“猎猎”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风声呼呼的样子;“冥冥”则形容江面茫茫、雾气迷蒙的景象。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南京这座城市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楼台开秘苑,城郭枕高丘”,诗人来到了南京城,看到城内有楼阁,城外有高山。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城内景色的喜悦之情。“开秘苑”是指打开秘密花园的大门,意味着这里风景优美,可以尽情欣赏。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南京城中的美好感受。
第四句“今古浮云色”,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古今变幻的云雾缭绕。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之情。“浮云色”指的是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一句“长歌寄此游”,诗人站在雨花台上,面对眼前的景物,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曲。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京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