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峰寺僻,高座亦为邻。
曲径无人到,云松自可亲。
异花飘法界,幽草发新春。
安得遗尘事,林中结净因。
【注释】
永宁峰寺僻:永宁峰的寺庙偏僻。高座亦为邻:高坐也成了近邻。曲径无人到:曲曲折折的小路上没有人来。云松自可亲:像白云和松树一样自在可亲。异花飘法界:不同的花儿在佛法的境界中飘荡。幽草发新春:幽静的草木开始发出新芽。安得遗尘事:怎样才能忘记世俗的事情。林中结净因:在林子里修成清净的因。
【译文】
永宁峰的寺庙偏僻,高坐也成了近邻。
曲曲折折的小路上没有人来,云雾中的松树自然可亲。
不同种类的花儿在佛法的境界中飘荡,幽静的草木开始发出新芽。
怎样才能忘记世俗的事情呢?在林子里修成清净的因。
【赏析】
《过永宁高座二寺》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全诗通过描绘永宁峰的寺庙、高坐的景色以及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首联“永宁峰寺僻,高座亦为邻”。这里描述了永宁峰上的寺庙地理位置偏僻但风景优美,与高座相邻,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
颔联“曲径无人到,云松自可亲”。接着,诗人描绘了曲径通向深处的情景,虽然无人涉足却自有一股清新的气息,如同与云松相伴一般自在。这两句诗既展现了环境的幽静,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喜爱。
颈联“异花飘法界,幽草发新春”。这里,诗人用“异花”来形容各种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在佛法的境界中飘动,而“幽草”则指那些隐藏在深山中的野草也开始萌发出新的生机。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赞美。
尾联“安得遗尘事,林中结净因”。最后一句,诗人发出了感慨:如何能够遗忘世俗之事,在林中修成清净的因呢?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也是对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永宁峰寺庙、高座以及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