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阁诗频出,阳春调自高。
苑花催染翰,宫月对倾醪。
学士金莲炬,仙人兽锦袍。
起居劳圣问,赐扎帝亲毫。

奉和桂翁无逸夜直之作(节选)

凤阁诗频出,阳春调自高。

苑花催染翰,宫月对倾醪。

学士金莲炬,仙人兽锦袍。

起居劳圣问,赐扎帝亲毫。

注释:

  • 凤阁诗频出:凤阁,指中书省或宰相府署,这里指翰林院,是皇帝的智囊团。诗频频出现意味着诗人被频繁召见,参与国家大事。
  • 阳春调自高:阳春,指春天的阳光,比喻温暖、美好;调,音乐曲调。这里的“阳春调”指的是诗歌内容美好,富有诗意。
  • 苑花催染翰:苑花,指的是宫廷中的花卉,如牡丹等。催染翰,指催促书写,因为花儿盛开而激发灵感,让人急于挥笔。
  • 宫月对倾醪:宫月,指的是宫廷中的月亮。倾醪,指的是斟酒的动作。这里的“宫月”与“倾醪”形成对比,描绘了一幅宫廷夜晚宁静而温馨的画面。
  • 学士金莲炬:学士,指的是翰林学士。金莲炬,是指手持金色莲花状的蜡烛。这里的“金莲炬”可能是为了照亮书房,让学士们更好地阅读和写作。
  • 仙人兽锦袍:仙人,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兽锦袍,是用野兽皮毛制成的华美衣服。这里的“仙人”和“兽锦袍”可能象征着高贵和尊贵的身份。
  • 起居劳圣问:起居,指的是日常生活的礼节性问候。劳圣问,是对皇上的尊敬和询问。这里的“起居”和“劳圣问”反映了诗人对皇帝的尊敬之情。
  • 赐札帝亲毫:赐札,赐予诏书,表示皇帝的命令或指示。帝亲毫,指的是皇帝亲手写的诏书。这里的“赐札”和“帝亲毫”体现了皇帝对诗人的重视和信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奉和桂翁无逸夜直之作的节选。诗人在奉和这首作品时,通过描绘凤阁诗频出、阳春调自高、苑花催染翰、宫月对倾醪等景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美好。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以及对翰林学士这个职业的热爱和敬仰。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唐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高尚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