旆转泠风肃,坛开紫气高。
竹宫燔制币,瑶席奠仙醪。
月色遥临仗,天香细入袍。
中央居太乙,五色现灵毫。
【注释】
帝坛:指帝王的祭坛。紫气: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有紫气缭绕。竹宫:竹制的宫殿。制币:祭祀用的币帛。瑶席:精美的席位。月色:月亮的光芒。天香:指香气。五色:指五种颜色。灵毫:神笔,指用笔作画。
【赏析】
《帝城献纳》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皇帝祭天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首句“旆转泠风肃”,描绘了祭坛周围的气氛。“旆”指的是旗帜,“转”表示移动,“泠风”是指清凉的风,“肃”表示安静、庄重。这一句描写了祭坛周围的环境,气氛肃穆,庄重而又宁静。
次句“坛开紫气高”,描绘了祭坛的景象。紫气代表着吉祥和好运,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威严和尊贵。“高”表示位置高远,意味着皇帝的地位崇高。这一句通过描绘祭坛上的情景,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和崇拜。
第三句“竹宫燔制币,瑶席奠仙醪”。这里的“竹宫”指的是竹制的宫殿,“制币”是指祭祀用的币帛,“仙醪”是指美酒。这几句描写了皇帝祭祀时的仪式,包括点燃香炉、摆放祭品等细节。这几句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展现了皇帝的尊严和权威。
第四句“月色遥临仗,天香细入袍”。这里的“月色”指的是明亮的月光,“遥临”表示月光照耀的范围广泛。“天香”指的是自然的气息,“细入袍”表示香气浓郁。这几句描写了月光下的祭坛场景,以及皇帝身上散发出的香气。这几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中央居太乙,五色现灵毫”。这里的“中央”指的是祭坛的中心位置,“太乙”指的是道教中的神灵太一,“五色”指的是五彩缤纷的颜色,“灵毫”指的是神笔。这几句描写了皇帝祭坛上的神灵形象,以及皇帝笔下的画作。这几句通过对神灵的形象描绘和对画作的描述,展示了皇帝的神圣地位和艺术才华。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祭天的场景和仪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