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过方有子,却论情事集悲欢。
总叨先德宜昌后,每为身愁欲废官。
琴书他日期堪付,堂构兹丘幸苟完。
庭中翠竹红葵色,乘醉邀宾秉烛看。

【注释】

有喜致醉:即《有喜》之诗。有喜:《诗经·小雅》篇名,为宴享宾客的乐歌。

三十载:三十年。

集:聚会、聚集之意。

总叨先德:总是承袭(先人的美德)。

宜昌:指唐尧时贤臣伊尹,字仲尼,号太公望,商初大臣,封于吕,故称伊川。后泛称贤人。

每:常常。

废:罢官。

琴书:指书籍,此处特指《尚书》。

堂构:指筑起房屋。

兹丘:指此土丘。

翠竹红葵:指翠竹和红葵花,均为庭院植物。

秉烛看:手执蜡烛观看。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有喜致醉”四字点明题意,并说明作诗的缘起。三十年来,终于得子而欣喜若狂,因而写下了《有喜》这首诗。诗人把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但紧接着便说:“却论情事集悲欢。”原来,他写诗之时正是忧心忡忡、心情郁闷之际。

前两句写自己对儿子的期盼。三十年间苦苦等待,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儿子,可又担心儿子将来不能继承自己的遗志,因此心中不免忧虑重重。

接下来两句是自谦之语。说自己虽然能够承袭先人的美德,但却常因身在官场而忧愁不宁,所以屡次想要辞官不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两句则是抒发自己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在琴书之间度过美好时光,同时还能完成筑起房屋的美好愿景。然而,现实却是令人失望的,他并没有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反而是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之中。

最后两句则是对庭中翠竹红葵景色的描绘。在庭院里观赏着这些翠绿的竹子和娇艳的红葵花,不禁让人陶醉其中。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他更是乘酒兴邀请客人手持蜡烛一同欣赏这美景。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展现了其高洁的品质与高尚的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