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轺建节赴南河,嵩岭横云洛水波。
阙下丝纶亲捧诏,泽中鸿雁久兴歌。
清霜更助台威重,化雨能敷圣泽多。
此去愿纾宵旰虑,待归鸾掖共鸣珂。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是考查诗歌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的能力题目。

“星轺”句:指魏中丞乘坐驿车星驰南去。轺,古代的一种轻便小车;节,古代使者的仪仗。这里代指魏中丞。赴,前往。

“嵩岭”句:指嵩山峻峭连绵,云雾缭绕,洛水波涛滚滚。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面约7公里处,主峰太室山,为五岳中伏羲(即太昊)氏的化身。嵩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嵩山有七十二峰,以少室、少林寺、嵩岳寺等最著名。嵩山有名山古刹40多座,其中少林寺、观星台、中岳庙、嵩岳寺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阙下”句:指魏中丞手捧皇帝诏书。阙,宫殿前两边的高台上建有楼观,称阙。这里指皇宫。丝纶,皇帝颁发的文书或诏书。

“泽中”句:指鸿雁在黄河湿地上栖息鸣叫。泽,沼泽地。泽中,指黄河湿地。

“清霜”句:指秋霜更助魏中丞威风凛凛。台威,指魏中丞的威风。清霜,指秋霜。台威重,指威风凛凛。化雨,指秋露。圣泽,指帝王恩泽。

“此去”句:指魏中丞此行将解除皇上忧虑。纾,解除、舒缓。宵旰,天不亮就起床工作,形容勤于政事,也比喻因公务繁忙而无暇顾及私事。宵旰虑,指担忧国事。

“待归”句:指魏中丞归来后与皇上共同商讨国政。鸾掖,指皇帝的御座两旁。共鸣珂,指君臣同声相应。

【答案】

【注释】

①星轺:古代驿站小车。 ②建节:指持节出行,表示官职的显赫。 ③嵩岭横云:嵩山峻峭连绵,云雾缭绕,洛水波涛滚滚。④亲:用手捧着,用口念着,用眼睛看。 ⑤泽:水边。

译文:

星轺载着我的节杖前往南河,嵩山的峻峭连绵云雾缭绕,洛水波涛滚滚。我亲自捧着皇旨到朝廷去,黄河湿地上的鸿雁久已兴高采烈地鸣叫着。秋霜更助魏中丞威风凛凛,化雨能敷圣泽多。此去将解除皇上忧虑,等他回来我们共同商讨国政。

赏析:

此诗首联起笔不凡,气势恢宏,表现了作者对魏中丞远行的高度赞扬。“星轺”,古代驿站小车,此处指魏中丞乘坐驿车星驰南去。“嵩岭”,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是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的主峰,这里泛指中原大地;“横云”,指云雾弥漫,笼罩在嵩山之上;“洛水”,指黄河支流洛河。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波”,波涛滚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魏中丞坐着驿车上路,一路向南方奔驰。从嵩山峻峭连绵到云雾缭绕的洛河水浪滚滚。这两句写景,气势磅礴,境界开阔;“星轺”“嵩岭”、“洛水波涛滚滚”三组意象,既写出地理环境的壮美,又显示魏中丞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

颔联承接首联而来,继续描绘魏中丞临别时的情态。“阙下”,指皇宫;“丝纶”,即诏书,皇帝颁发的文书或诏书;“捧诏”,意思是双手捧着皇帝的诏书;“亲”,用手捧着。这两句的意思是指魏中丞手捧皇帝诏书到朝廷来。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魏中丞的尊敬和仰慕之情,也暗示出自己即将被任用的心情。

颈联承前启后,由魏中丞临别时的情景过渡到自己临行的感慨。“泽中”,指黄河湿地;“鸿雁”,指大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霜更助魏中丞威风凛凛,化雨能敷圣泽多。这两句既赞美了魏中丞的威严,又表达了对皇上的期望和祝愿。同时,这两句还暗含了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尾联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魏中丞此行的祝福和期待。“此去”二字承上启下,既是对魏中丞的祝愿,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愿纾”,意思是希望解除、缓解;“宵旰”,指昼夜操劳;“虑”,忧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此行将解除皇上忧虑。“待归”二字承上启下,既是对魏中丞的祝愿,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鸾掖”指皇帝的御座两旁;“共鸣珂”,意谓君臣同声相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等你回来我们将共同商讨国政。

整首诗通过描绘魏中丞的风采及其所要承担的重要使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崇高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