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百家市,依依墟土间。
野旷豁予目,青见车前山。
嵩岭露微雪,伊流泻潺湲。
倏感炎燠改,俄兴旌旆还。
遇胜初会意,省菑仍惨颜。
惭乏拯人策,默默但忧叹。

【注释】

①汝坟:地名,在河南修武县西北。②百家之市:指集市。③墟土间:村落间的空地。④予目:我的眼力。⑤嵩岭:指中岳嵩山南面之岭。⑥伊流:伊水。⑦炎燠:炎热。⑧会意:领悟。⑨省:省察。⑩拯人策:救济人的良策。①忧叹:忧虑叹息。

【译文】

我行走到汝坟的集市,百户人家的集市,依依惜别的墟土之间。

旷远的原野开阔了我的眼睛,远处青翠的山峦映入眼帘。

嵩岭之上晨露闪烁着微弱的雪花,伊水流泻潺湲。

忽然感受到炎热的暑气已经改变了,不久后旌旗和仪仗又回到了家乡。

初次遇到胜地便产生了领悟,看到灾民仍然满面惨容。

惭愧自己没有救济人民的良策,默默无言只是忧虑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时所作。诗人从旅途中所见所感,抒发了他对故乡、对人民、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怀之情。全诗写景抒情,意境高远;叙事写情,感慨万端。

首联“行次汝坟”,点明诗人行程。“汝坟”即汝州城东南的汝河岸边。诗人由洛阳出发,经过汝州一带,来到这个集市上。他站在集市上,百户人家熙熙攘攘的集市,百贾云集的热闹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颔联“墟土间”句,诗人放眼望去,那一片片村舍稀疏、土地荒芜的原野,更使他感到无限怅望。

颈联写诗人在旷野中遥望嵩山之巅的积雪。这里,诗人运用“忽”、“俄”这两个时间副词,把读者引入一个短暂的瞬间,表现了诗人登临观览时的惊奇之情。同时,诗人也由此联想到嵩山脚下的伊水,它奔流不息,滋润着中原大地,也给人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尾联两句“遇胜初会意,省菑仍惨颜”。诗人在游览胜地之际,不禁产生了新的认识,但当诗人想到百姓遭受的灾难,依然面色憔悴,令人心酸。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百姓遭遇的同情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之心。

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作者年已七十九岁,由于仕途坎坷,厌倦了官场的钩心斗角,于是选择了隐居生活,以终天年。诗人在这次游历汝州时写的这首《行次汝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