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岁三阳泰,祝圣万方欢。
卿云朝气合,繁星夜炬攒。
延阁绵钟漏,华省肃鹓鸾。
金塘初变柳,玉砌巳舒兰。
秩礼崇元化,备职忝春官。
【注释】
(1)“献岁三阳泰”:献岁,指新年。三阳,指农历正月、二月、三月,此时太阳运行于春分前后,是一年四季之中阳气最旺盛之时。
(2)“祝圣万方欢”:祝圣,指向皇帝敬酒。万方,指全国各地。
(3)“卿云朝气合”:卿云,指天上的云彩。朝气,指早晨的气象。
(4)“繁星夜炬攒”:繁星,指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夜炬,指夜晚的灯火。
(5)“延阁绵钟漏”:延阁,即长廊或大厅。绵,绵延不断。钟漏,古代计时用具,即报时用的钟和漏壶。
(6)“华省肃鹓鸾”:华省,泛指朝廷的内廷。肃,严肃。鹓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名,这里借指官员们。
(7)“金塘初变柳”:金塘,指池塘。变柳,指新长的柳树。
(8)“玉砌巳舒兰”:玉砌,指用石头砌成的台阶或栏杆等物。已,已经。舒兰,展开的兰花。
(9)“秩礼崇元化”:秩礼,指礼仪制度。崇,尊崇。元化,即天元化育之气。
(10)“备职忝春官”:备职,指担任官职。忝,谦辞,有愧于某职之意。
【译文】
新年伊始,三阳开泰;祝圣天下一片欢欣鼓舞。云霞缭绕着朝阳,繁星点点犹如夜火炬。长廊上钟漏声声报时,朝廷内文武百官庄严肃穆。池塘边柳树刚吐出嫩叶,台阶前兰花已展露出娇姿。遵循礼仪崇尚上天的造化之气,我有幸在春天任春官一职。
赏析:
此诗是唐宪宗元会大典后所作。《唐故左仆射平章事赠太尉许国公碑铭》记载说:“元会之后,天子乃御楼观灯,命太常乐作《顺天安乐》曲,以赐群臣。其词曰:‘献岁三阳泰;祝圣万方欢。’上闻之嘉叹。”由此可知,这首诗是在元会大典后的第二天写成的。
全诗写尽了皇帝的威仪与群臣的欢乐。首联起句“献岁三阳泰”,就点明了这是新春佳节,三阳是指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为阳春时节,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正是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季节。“献岁”就是献岁的意思,表示新年伊始,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和憧憬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祝圣万方欢”则是对皇帝的颂扬,表达了全国上下一派欢庆的气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殷切期望。
颔联写景,“卿云朝气合”中的“合”,在这里是一个动词用法,意思是“汇聚”,“云集”。“卿云”,指的是天上的云彩,这里用来比喻朝廷上的臣子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工作。同时,这也象征着朝廷内外的和谐氛围,以及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繁星夜炬攒”,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图。繁星点点,犹如夜火炬一般璀璨夺目;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而欢快。
颈联写人,“延阁绵钟漏”中的“绵”,是一个形容词的用法,表示连续不断的意思。“延阁”,指的是长廊或大厅。这里的“延阁绵钟漏”,意味着朝廷内的钟鼓楼上报时的钟鼓声连绵不绝,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这不仅是时间的象征,更代表了朝廷的威严和秩序。“华省肃鹓鸾”,其中的“华省”,指的是朝廷的内廷;“肃”,是严肃的意思;“鹓鸾”,是古代的一种鸟名,也用来比喻官员们。这里的“华省肃鹓鸾”,意味着朝廷内的官员们严肃庄重地履行职责,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尾联写物,“金塘初变柳”中的“金塘”,指的是池边的水塘;“变柳”,则是指新长的柳树。这里的“金塘初变柳”,意味着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池塘边的柳树已经长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了。而“玉砌巳舒兰”,则描绘了一个更加美好的画面。玉砌,指的是用石头砌成的台阶或栏杆等物;“舒兰”,则是指展开的兰花。这里的“玉砌巳舒兰”,意味着经过一番努力,台阶前的兰花已经盛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们勤劳智慧的褒奖。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也有对个人才华得以充分发挥的期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刻画,成功地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