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攒列炬,流尘起飞鞚。
绕树远钟微,沾衣零露重。
回望碧山椒,山深夜寂寥。
云舆归缥缈,玉殿锁岧峣。
重泉光景匿,蔓草蛩声唧。
唯有朝陵使,年年来此夕。
陵祀夜归
繁星攒列炬,流尘起飞鞚。
绕树远钟微,沾衣零露重。
回望碧山椒,山深夜寂寥。
云舆归缥缈,玉殿锁岧峣。
重泉光景匿,蔓草蛩声唧。
唯有朝陵使,年年来此夕。
注释:
- 繁星:指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 攒列:聚集排列。
- 炬:火炬。
- 流尘:指飘浮的尘土。
- 起飞鞚:骑上马飞奔而去。
- 绕树远钟微:在树林里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微弱。
- 沾衣零露重:衣服因为沾满了露水而变得沉重,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寒冷。
- 回望碧山椒:回头看看那碧绿的山峰。
- 山深夜寂寥:山上一片寂静,显得格外冷清。
- 云舆:指乘坐的车辆。
- 缥缈:形容景物高远、隐约不清的样子。
- 玉殿:指皇家宫殿,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所住的宫殿。
- 锁岧峣(qiáo yáo):形容山高陡峭、险峻。
- 重泉:指深水或深渊。
- 光景匿:形容景色模糊,难以看清。
- 蔓草:形容草木丛生。
- 蛩(qióng)声唧:蟋蟀的叫声。
- 唯有:只,只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夜晚骑马返回皇宫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氛围、山川的美景以及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深沉的画面。
首句“繁星攒列炬”开篇就点明了夜晚的时间和氛围,繁星闪烁,犹如火炬一般照耀着大地。接着“流尘起飞鞚”,诗人骑马奔驰在夜色中,尘土飞扬,与前面的星光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期待。
颔联“绕树远钟微,沾衣零露重”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在树林中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虽然微弱但依然清晰可闻。而自己的衣服却被露水打湿,显得有些沉重。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
颈联“回望碧山椒,山深夜寂寥”则转入对远方的景致进行描绘。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着那片翠绿的山峰,似乎感受到了山的静谧与孤独。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诗人转向内心的情感抒发。“云舆归缥缈,玉殿锁岧峣”以云舆和玉殿为比喻,形容自己身处的环境高远而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环境的赞美,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尾联“重泉光景匿,蔓草蛩声唧”则是对整体环境的一种总结和感慨。诗人感叹深水中的景象难以看清,而草木间的蟋蟀叫声则更加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幽深。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首诗以夜晚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