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岂藏名地,山当骤鹿宜。
偏舟生范蠡,片石死要离。
寂寞惟看月,经营不及时。
此时松柏色,难得是高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韶石舟中:韶,即《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记载的“越人归之”,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越国。舟中指的是在船中,可能是诗人自谦或者自嘲。
- 世岂藏名地,山当骤鹿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认为世间并不存在可以隐藏自己的地方,而山林则适合隐居生活。骤鹿宜可能是指山林中的鹿群,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偏舟生范蠡,片石死要离: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智谋退隐于商山;要离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为了报恩不惜牺牲自己。这里的“偏舟”和“片石”可能暗喻了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 寂寞惟看月,经营不及时:寂寞指的是孤独,看月可能意味着思考人生或抒发感慨。经营不及时则可能是指忙于政事或俗务,没有及时把握机会。
- 此时松柏色,难得是高枝:松柏色指的是松树和柏树的颜色,高枝则是指高处的树枝,象征着高尚的品质或地位。这两句诗强调了坚守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理想时需要保持清醒头脑。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诗歌。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引用,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法,强调了隐逸生活的价值。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坚持原则和保持清醒头脑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