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消乡落,僧粮断月中。
有魂依草绿,无泪溅花红。
大难身经惯,浮生意久空。
坐深霖雨夜,潇洒入洪蒙。

遇盗

烽火消乡落,僧粮断月中。

有魂依草绿,无泪溅花红。

大难身经惯,浮生意久空。

坐深霖雨夜,潇洒入洪蒙。

注释: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用烟火,这里指战乱、灾难。消:消失。落:凋零。

僧粮:寺庙里的斋食。断:断绝。月中:月光之下。

有魂依草绿:有灵魂依附在草上。依:依附。

无泪溅花红:没有泪水溅落在花朵上。

大难:严重的灾难。身经惯:经历过多次危难。

浮生意久空:生活变得空虚无聊。

坐深霖雨夜:坐在深夜的风雨声中。

潇洒:洒脱自如。洪蒙:大雨滂沱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遭遇盗贼后的心境和感受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战乱、灾难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历经多次危险后对生活的无奈和厌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从容,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首句“烽火消乡落”,诗人以战火来描绘家乡的凋敝和荒凉,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毁灭。这里的“烽火”既是现实中的战争,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的象征。而“消乡落”意味着战争让故乡的生机和活力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片死寂和荒芜。

次句“僧粮断月中”,诗人以寺庙里断炊的僧人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这里的“断”字既表示物资的匮乏,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月中”则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寂静和清冷,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寂寞。

接下来的三句“有魂依草绿,无泪溅花红”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诗人将自己的灵魂依附在绿色的野草上,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而没有泪水溅落在鲜艳的花朵上,则暗示着诗人对生命的淡然和超脱。这种情感的转变,既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也揭示了他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接纳。

最后两句“大难身经惯,浮生意久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心态。诗人经历了多次危难,已经变得心灰意冷,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在大自然中度过余生。这里的“大难”不仅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也包括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灾难等现实场景的描述,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超越名利的境界。同时,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感慨,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