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衔命溯遐方,藜火高悬太乙光。
冀北马空驱紫电,平舆龙出袭黄裳。
洪钧气转风云壮,调燮机深岁月长。
又向海门询下士,金炉寒暖见岩廊。
注释:
九重:指朝廷。陈静公典闱见:在朝廷中主持考试,见过考生。有赠:赠送诗篇。
藜火:指蜡烛。太乙光:指光明照耀四方。冀北:指河北地区,古代以冀州为北方的屏障。紫电:指骏马,古代用“紫气东来”形容吉祥之事。平舆:地名,今河南平顶山一带,此处泛指平原地区。龙出:比喻人才出现。黄裳:黄色的衣服,这里指代官服。洪钧:指宇宙的正气,即天地间的大气。调燮:指调节,这里指治理政务。机深:指政务繁复。岩廊:指宫殿中的殿堂。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点明题意,说明陈静公奉命主持京城考试,作者特地为他写诗相赠。二、三两句赞扬陈静公才华出众,为国选才。“冀北马空驱紫电”,“冀北”,泛指河北一带,古代以冀州为北方的屏障;“紫电”指骏马,喻指英才。这两句说,河北一带人才辈出,像骏马一样奔驰于朝廷之上,驰骋疆场。“平舆龙出袭黄裳”,“平舆”,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黄裳”,指官员服装;“袭”,同“衣”,借指穿。这两句意思是说,像龙一样的人才从平原地区脱颖而出,穿上官服。
四、五两句进一步赞美陈静公治国有方,能调和天下的风气和气氛。“洪钧气转风云壮”,“洪钧”,宇宙间正气的象征;“风云”,比喻国家的政治形势;“壮”,盛大。这两句说,正气流行天地之间,使政治局面更加清明,国家气象更为盛大。“调燮机深岁月长”,“调燮”,指治理政务;“机深”,指政务复杂繁重;“岁月”,时间。这两句说,陈静公治理政务十分得力,使国家安定繁荣。
六、七两句进一步赞颂陈静公善于用人。“又向海门询下士”,“海门”,地名,在今江苏省启东县附近;“下士”,指下层官吏或平民百姓。《史记·田叔列传》:“田叔曰:‘上幸赦令减罪,赐死乃可矣!’乃自杀,上闻而惜之。”这两句意思是:我又特意到海边去询问那些下层官吏或平民百姓的意见。“金炉寒暖见岩廊”,“金炉”,铜制的炉子;“岩廊”,宫殿中的殿堂。这两句说:金炉中寒暖变化可以反映宫殿中的气氛。
全诗通过赞扬陈静公的政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清正廉洁的正直人士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