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仗匡成授一经,在家犹子惜难成。
宗衰尚自留残檗,僧老元无恋俗情。
纵有材华嫌局蹐,只无衣食易漂零。
随君趋步勤鞭策,久许儒门有典型。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以犹子昌贵受业于鹫月门人:以我的儿子昌贵为弟子,在鹫月门人的门下学习。
  2. 欲仗匡成授一经:想要凭借匡成的教导传授《诗经》一部。
  3. 在家犹子惜难成:在家中的子弟珍惜难得的机会。
  4. 宗衰尚自留残檗:宗族衰落时,还保留着一些残余的木本植物。
  5. 僧老元无恋俗情:僧人年老后,已经没有世俗之情。
  6. 纵有材华嫌局蹐:即使有才华和才能,也嫌弃局促不安。
  7. 只无衣食易漂零:没有衣服吃食,容易四处漂泊。
  8. 随君趋步勤鞭策,久许儒门有典型:跟随你的脚步,勤奋努力,长期被儒家学派视为楷模。

关键词注释:

  • 鹫月门人(可能是某位禅师或高僧的门徒)
  • 匡成(可能是指匡衡,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
  • 经(指《诗经》)
  • 在家犹子(家中的子弟)
  • 宗衰(宗族衰败)
  • 留残檗(留下一些残余的植物)
  • 僧老(僧人年老)
  • 局蹐(局促不安的样子)
  • 衣食(衣物和食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诗,通过对儿子昌贵与僧侣的生活状态进行比较,展现了父子俩的人生境遇和心态变化。昌贵虽然身处儒学世家,但未能真正领会儒家学问的精髓,反而对佛法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而作为僧侣的他,却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感到局促不安,甚至失去了对世俗生活的执着。诗中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不同选择的感慨以及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知识传承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