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蘸水曲江逢,逸兴遄飞过碧淙。
先我锦帆分野色,知公新趣逗樊笼。
排云击节波千顷,策杖寻僧月一峰。
终岁鼓鼙人事改,相随真觉此情浓。

【诗词】

吴采臣粮宪约同入雷峰官舟先发

芙蓉蘸水曲江逢,逸兴遄飞过碧淙。

先我锦帆分野色,知公新趣逗樊笼。

排云击节波千顷,策杖寻僧月一峰。

终岁鼓鼙人事改,相随真觉此情浓。

【注释】

  • 吴采臣:指唐代诗人吴融(生卒年不详),字采臣,号嵩岳居士,湖南衡山人。唐代后期著名诗人,尤以诗赋见长。
  • 粮食与宪约同入雷峰官舟:指与粮食一同前往雷峰寺的官船。雷峰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 芙蓉蘸水曲江逢:指在曲江边遇到盛开的荷花。曲江即曲江池,位于长安城东南,是唐代长安城内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
  • 逸兴遄飞:形容诗人的兴致高昂,意气风发。遄飞,疾飞的意思。
  • 碧淙:清澈的溪流,指曲江。
  • 锦帆分野色:指乘坐着华丽的官船,将美景分割开来。锦帆,用彩色丝绸制成的船帆。
  • 樊笼:指樊笼之鸟,比喻被束缚或受限制的事物。
  • 排云击节波千顷:形容船行水上,如云般飘动,激荡起千顷波涛。排云,形容船只高耸入云。
  • 策杖寻僧月一峰:指诗人独自行走,寻找一位僧人,并仰望着月光照耀下的山峰。
  • 鼓鼙:古代军用的乐器,此处借指战争。
  • 鼓鼙人事改:指战乱平息,和平到来。
  • 相随真觉此情浓:意思是随着战事结束,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深厚的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与友人一同乘船前往雷峰寺途中所见所感的诗句。全诗以流畅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作者与友人乘船游览时的愉快心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吴采臣粮宪约同入雷峰官舟先发”,直接点明了诗人和同伴们一同前往雷峰寺的目的和时间。接着“芙蓉蘸水曲江逢,逸兴遄飞过碧淙。”描绘了他们乘船经过曲江时,看到荷花盛开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兴奋。这里的“芙蓉蘸水”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水中摇曳生姿的情景,而“逸兴遄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先我锦帆分野色,知公新趣逗樊笼。”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他们的行程。诗人提到自己的船只已经驶出远方,而同伴们的船只仍在近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新趣逗樊笼”既表现了同伴们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和好奇,也暗示了他们在这次旅行中找到了新的乐趣。

最后两句:“排云击节波千顷,策杖寻僧月一峰。”描绘了他们乘坐船只行驶在水面上的情景。诗人用“排云击节”来形容船只行驶的速度和姿态,而“策杖寻僧月一峰”则描绘了他们独自行走,寻找一位僧人,并仰望着月光照耀下的山峰的画面。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还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描述诗人和朋友一起乘船游览的过程,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人们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