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今朝始识名,几多生意遍山城。
寻来寺草循幽径,留得微灵听宝经。
能踏金莲随步出,解衔仙玦此心明。
养成头角双龙准,骑向芝田月下行。
【注释】
王观察仲锡:作者的朋友,字仲锡。
鹿苑:佛家语,指佛的住处。
寻来寺草循幽径:到寺庙中寻找青草。
微灵:微细的生命或灵性。
宝经:《妙法莲华经》的简称。
能踏金莲随步出:踏着金色莲花随着步伐走出,比喻修行。
解衔仙玦此心明:解开玉饰,显露真心。
养成头角双龙准:形容人的才能像龙一样出众。
骑向芝田月下行:骑着马在芝田里奔驰,月光照耀下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鹿苑中的一对放生鹿为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珍爱和对社会和谐的渴望。
首联“鹿苑今朝始识名,几多生意遍山城。”描述了鹿苑的名字首次被人们所认知,这里的鹿苑指的是佛家的清净之地,象征着佛教的修行与精神世界。诗人通过对鹿苑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生命的珍视和尊重,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颔联“寻来寺草循幽径,留得微灵听宝经。”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寻找青草的情景,并留下了微细的生命。这里,“寺草”指的是寺庙周围的草药,是修行者的必备之物;“宝经”则是指佛教经典。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他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颈联“能踏金莲随步出,解衔仙玦此心明。”描绘了诗人骑着金色莲花,带着玉制的饰品,行走自如。这里,“金莲”象征着修行者的智慧与悟性,而“解衔仙玦”则寓意着内心的清明与纯净。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尾联“养成头角双龙准,骑向芝田月下行。”描绘了诗人已经具备了卓越的才能和品质,如两条龙般出众。同时,他骑在马背上驰骋于芝田之中,伴随着皎洁的月光前行。这里,“养成头角双龙准”意味着他的才能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两条龙一般矫健有力;“骑向芝田月下行”则表达了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决心和信念。
整首诗以咏物为主,通过对鹿苑、寺庙、修行者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修行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如对生命的价值、修行的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