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烦为写山容,半幅阴晴壑万重。
风过泉声来绝壁,云疏鹤影落高松。
清斋似对西林客,落日疑听北岭钟。
何事乡园留滞久,石桥边畔草茸茸。
【注释】
何石人:诗人的朋友。王叔明:唐代画家,善画山水。匡山:地名。指匡庐。入匡山:进入匡庐(在江西)游览。竟:终究。
住山烦为写山容:请山中朋友为我描绘山的容貌。烦:请求。山容:山的形态。
半幅阴晴壑万重:一幅画中有阴有晴,壑谷重重。壑:山谷;重:重叠。
风过泉声来绝壁:风穿过峡谷传来瀑布的轰鸣声。来:传来。
云疏鹤影落高松:云气舒散时,大雁的影子落在高高的松树上。疏:疏散;影:影子;落:落下。
清斋似对西林客,落日疑听北岭钟:在清静斋里,好像面对西林寺里的僧人打坐修行,夕阳时分,似乎听到了北岭寺院中的钟声。清斋:佛教语,指清净的斋饭。西林客:指在西林寺修行的僧人。
何事乡园留滞久:为什么要滞留这么久?乡园:家乡。
石桥边畔草茸茸:石桥边的草地上长满了茂盛的草。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在匡庐山下,邀请友人何石人作画以赠,而自己却未能成行,于是便将作画之事及未成行的原因写入了诗中。首联写景,点出作画之意;颔联写画,表现画面之妙;颈联写听钟闻钟,表达思归之意;尾联抒情,抒发羁旅之情。全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情景交融,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