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阳犹伏地中雷,寒勒江云势未回。
啁哳渐多篱外雀,浮沉频拨瓮头醅。
占年有喜先知麦,拟赋无能且用梅。
晓起江山尽银海,更容神女著芦灰。
【注释】
和孚:指和气平易的人。和孚若咏雪三首:指和孚的咏雪诗。
微阳:微弱的阳光,喻指朝廷对百姓的态度。犹伏地中雷:比喻虽在地下,但声势浩大。寒勒江云:寒冷的天气使云层更浓。势未回:气势没有转弱的意思。
啁哳(zhōu jù):形容鸟叫声。渐多篱外雀:鸟儿叫声越来越频繁。篱外雀:在篱笆外的麻雀。浮沉频拨瓮头醅(pēi):意思是说,酒坛里的酒液被不断舀出,就像鸟儿扑腾翅膀一样,声音不断。瓮头:酒坛的口部。
占年有喜先知麦:意思是预知农事的丰收。占年:预知一年的收成。有喜先知麦:预知了丰收就预示着麦子熟了。
拟赋无能且用梅:意思是说,自己不会做诗,就用梅花来代替。拟赋:仿造诗的形式。无能:没有能力。且:暂且。用梅:借用梅花来形容自己的才能。
晓起江山尽银海:早晨起来时,只见一片白茫茫的银海。
更容神女著芦灰:更加容得下仙女穿着芦灰做的衣裳。更容:更添。神女:仙女。著芦灰:穿上芦灰做成的衣服。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诗人看到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江面上的云彩被初升的太阳映照着,显得十分美丽。但是随着太阳慢慢升高,江面上的云彩开始变得稀薄,并且开始向低处移动。这时,一群麻雀飞到篱笆外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而那盛满美酒的陶罐里,酒液也被不断地舀出来,好像那些小鸟在扑腾翅膀一样,发出阵阵响声。
作者通过这两句诗,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江面,引到了那一群正在觅食的麻雀身上。同时,也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了那一罐正在冒着热气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美酒上。
第三句“啁哳渐多篱外雀”,是说,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声音越来越大,它们在篱笆外的树枝上盘旋着。“啁哳”二字,既形容了鸟儿叫声的声音,也表现了鸟儿们欢快的心情。
第四句“浮沉频拨瓮头醅”,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他说,那酒瓮里的美酒不断地被舀出来,就好像那些叽叽喳喳的鸟儿在扑腾着翅膀一样,发出阵阵响声。“浮沉”两个字,既形象地描述了酒液被舀出的起伏变化,又表现出鸟儿们欢快的情绪。“频拨”两个字,既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又暗示了他此刻所感之情。
接下来“占年有喜先知麦”,是说,预知了一年的丰收就预示着麦子熟了。这句诗虽然简单,但是却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才能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只有通过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才能预测到农事的丰收。因此,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景图,还表达了作者对农事丰收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句“拟赋无能且用梅”,则是说,自己不会做诗,就用梅花来代替。“拟赋”二字,既表示了诗人想要效仿古人做诗的愿望,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诗歌创作能力的谦虚自谦。“无能”二字,既表明了自己诗歌创作的不足,也体现了他的谦逊心态。“且用梅”三个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因为梅花虽然美丽,但它并不适合用来做诗,所以诗人只能借助梅花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诗歌中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事丰收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展现了自己的诗歌才华和谦逊态度。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