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心著山自可画,况是潦尽霜清时。
使君于此兴不浅,绝境使我心先驰。
蓬莱犹恨弱水远,浮玉更比金焦奇。
星槎何日同汗漫,归来重赋游仙词。
【解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七言绝句。首联写秋日登高,江心水清如镜,自是好画境;颔联写使君兴尽而归,游兴更盛;颈联合蓬莱、金焦、星槎等名胜,抒发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末联则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愿望。
【答案】
秋屿为田廷相郎中赋
水心著山自可画,况是潦尽霜清时。
使君于此兴不浅,绝境使我心先驰。
蓬莱犹恨弱水远,浮玉更比金焦奇。
星槎何日同汗漫,归来重赋游仙词。
注释:
(1)秋屿 指秋日之小岛上。
(2)田廷相 即田延年,字叔达。汉河内修武人。元帝时为丞相,后坐事自杀。
(3)水心著山自可画 意思是说江心水清得可以作画。
(4)潦尽霜清时 意思是说到了秋天,江中的水已经干涸,天气也变得十分寒冷。
(5)使君 指田延年,当时任丞相。此诗当作于他出京赴河东郡守任时。
(6)兴不浅 谓兴致很高,不可遏止。
(7)绝境 心无牵挂的境界。
(8)蓬莱 传说中的海中神山名。《史记·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座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住在上面。”这里泛指名山。“弱水”是神话中的地名,传说有弱水国,在黄河之西。
(9)浮玉 《穆天子传》称:“穆王南征至于黑水之北,登昆仑之丘,睹一光气之所烛,爰有天狗,犬长九尾,名曰天犬。”《山海经·海外南经》:“炎帝之少女曰女娃游于东海之上,溺而不返,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野有树名曰若木,五谷不生,有九个太阳交替运行。”《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淮南子·地形训》:“渤海之东,北海之隅,有反缚盗械、戴角端者。”这几句都是借这些神话传说来表达诗人对仙境的向往。“金焦”即铜像山,在今南京市西北钟山北麓。“星槎”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飞行工具。《列子·汤问》:“海上之人有好沤(音欧。通‘呕’)鸟者,每吸水就沤,都尽其所能。一日,天适大旱,海水沸腾,沤鸟不能复饮。乃放云头,乘冷却之气,飞至扶桑之下,今日本也。今复见于会稽山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田延年出外做官时写给他的。当时田延年担任河东郡守,所以诗人用“秋屿”起兴。“水心著山自可画”,意思是说江心水清得可以作画。“况是潦尽霜清时”,意思是说到了秋天,江中的水已经干涸,天气也变得十分寒冷。这时田延年正在外地做官,作者从侧面描写了田延年的仕途生活。“使君于此兴不浅,绝境使我心先驰。”意思是说田延年在旅途上心情很愉快,我的心情也因此变得舒畅起来。“蓬莱犹恨弱水远,浮玉更比金焦奇”。蓬莱和弱水的传说在这里被用来表达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之情。最后两句是说希望田延年能够早日实现这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