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危巾四百年,还从离合见方圆。
临皋亭下一回首,丛桂林间别有天。
萧散最便麋鹿性,风流不上绮罗筵。
晚来月照西窗下,犹恨鬅鬙鬓影偏。
这首诗的作者是黄庭坚。
诗句释义:
- “子元太仆惠小山巾次韵奉谢” 这句话的意思是,黄庭坚收到了子元太仆赠送的小山巾,并以此作为回应,写下了这首诗。
- “苏老危巾四百年”,这里的“苏老”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名叫苏轼的人,他曾经戴着一副高高的帽子(危巾),这种帽子在历史上已经有四百年了。
- “还从离合见方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这个小山巾,可以看出人的离合和圆方。也就是说,人的命运就像这小山巾一样,有聚有散,有圆有方。
- “临皋亭下一回首,丛桂林间别有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庭坚站在临皋亭下,回头看看四周,发现周围的环境与想象中的桂林山水完全不同,有一种别样的美丽。
- “萧散最便麋鹿性,风流不上绮罗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庭坚认为,自己的性格像麋鹿一样自然,不受世俗束缚,但是自己的才华却无法在华丽的筵席上表现出来。
- “晚来月照西窗下,犹恨鬅鬙鬓影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夜深了,月光照在西窗下,黄庭坚看着自己那一头乱糟糟的白发,心里感到有些遗憾。
译文:
子元先生送来了一副小山巾,我拿它作为回礼写下了这首诗。这副小山巾已经存在了四百年,从中可以看出人生的离合和圆方。我在临皋亭下看了看四周,发现周围的环境与想象中的桂林山水完全不同,有一种别样的美丽。我认为自己的性格像麋鹿一样自然,不受世俗束缚,但是自己的才华却无法在华丽的筵席上表现出来。晚上,月光照在西窗下,我看着自己那一头乱糟糟的白发,心里感到有些遗憾。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对子元太仆赠给的小山巾的一首答谢诗。诗中通过对小山巾的描述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我的审视和反省。黄庭坚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立思考精神的文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坚持。这首诗也体现了他的这种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