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缄奕奕见风神,百过赓酬意转新。
栗里黄花偏耐晚,谢庭红药已含春。
追攀未觉亭台夐,题品时应翰墨亲。
指屈东风宁几日,只愁无地著吟身。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 开缄奕奕见风神,百过赓酬意转新。
- “开缄”指的是揭开信封的动作,”奕奕”形容书信的内容丰富、光彩夺目。”风神”则指书信中流露出的风采和气质。这句话表达了收到信件的喜悦心情,因为信中的内容充满了风采和魅力。
- “百过赓酬”表示多次回信或续写,”赓酬”意为继续回答或回复。这里的“意转新”意味着每次回信时,作者的心情和想法都有所不同,显示出与来信者的深厚情谊。
- 栗里黄花偏耐晚,谢庭红药已含春。
- “栗里”是地名,这里代指写信者所在地。”黄花”即菊花,通常在秋季盛开。”谢庭”则是指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红药”指的是芍药。这句诗描绘了秋天菊花和芍药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些美景的喜爱之情。
- 追攀未觉亭台夐,题品时应翰墨亲。
- “追攀”意味着追求、攀附,”亭台”在这里可能是指自然景观或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夐”意为高远、遥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以及对文人聚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与来信者的深厚友谊,彼此都在追求更高的境界。
- 指屈东风宁几日,只愁无地著吟身。
- “指屈”意味着手指弯曲,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东风”指的是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宁几日”表示希望时间能够停留,”着吟身”则是说没有地方可以供自己吟咏。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无法继续吟咏的无奈和忧虑。
这首七律以书信为载体,通过赞美自然美景、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