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门掩夕阳柴,剥啄寻常不用排。
况是新篘方满屋,何妨曳履日登阶。
愁来白发欺簪短,老去黄花有竹偕。
既醉莫嫌诗晚就,行年不似丙丁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注解分析每一句的意思,最后把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句子组合起来即可。

诗中“城西”指诗人住处;“暮景”“柴门”“剥啄”等词点明时令是深秋日落时分;“新篘方满屋”写出诗人家酿的酒刚刚酿成;“何妨曳履日登阶”表明诗人有闲情逸致,喜欢在傍晚时分散步;“愁来”二句写诗人因愁而白首;“老去”二句写诗人年老多病,黄花凋谢;末两句写自己虽已年迈,但尚能饮酒作诗,与丙丁(指古代官名)相比毫不逊色,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答案】

①城西门掩夕阳柴,剥啄寻常不用排。城西门,即诗人住所。②况是新篘方满屋,何妨曳履日登阶。③愁来白发欺簪短,老去黄花有竹偕。④既醉莫嫌诗晚就,行年不似丙丁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