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六典肇升平,《鲁策》、《春秋》并五经。
彤管后先参记载,黄麻郑重入丁宁。
氓编不落涪陵险,米传羞闻晋史腥。
独卧烟江双雪鬓,尚馀幽恨在丹青。
岁云晚矣,园居独谣追始惟今,斐然有述八章。
周官六典肇升平,《鲁策》、《春秋》并五经。
彤管后先参记载,黄麻郑重入丁宁。
氓编不落涪陵险,米传羞闻晋史腥。
独卧烟江双雪鬓,尚余幽恨在丹青。
【注释】:
岁云:岁月如云。
园居:指隐居于园中。
独谣:独自吟唱。
始惟:只希望如此。
今:如今。
斐然:形容文思敏捷。
有述:指有作品传世。
八章:指《离骚》。
周官:指《周礼》。
六典:《周礼》中的六大政令,指国家大政。
肇:开始。
升平:太平盛世。
《鲁策》:春秋时左丘明所著的《左传》。
《春秋》:孔子修订的《春秋》三传之一。
五经:儒家经典。
彤管:指用红色笔书写的记录。
后:后代。
先:前代。
参:参考,参照。
记载:记述。
黄麻:黄色的丝织品,古代用作公文。
郑重:严肃地。
丁宁:谨慎地。
氓编:指《诗经·国风》里的《氓》,是弃妇之词,此处借以自况。
不落:没有落到。
涪陵险:指汉末刘璋据守的涪陵,位于巴蜀一带地势险要之地。
米传:指《汉书·艺文志》,汉代扬雄所撰的《太玄经》。
晋史腥:指晋朝司马氏篡魏而得天下的历史。
烟江:指长江水雾弥漫的景象。
双雪鬓:指两鬓皆白。
丹青:指绘画,这里借指诗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第一部分:“岁云晚矣园居独谣追始惟今斐然有述八章”。这部分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园中独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岁月,表达了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对比使得诗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也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基础。
第二部分:“周官六典肇升平,《鲁策》、《春秋》并五经。”这部分则是引用了《周书》和《春秋》等经典文献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诗人通过对这些经典文献的研究和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的担忧和期望。这种引用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的思想。
第三部分:“彤管后先参记载,黄麻郑重入丁宁。”这部分主要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反思。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于历史教训的总结和思考。同时,诗人通过“黄麻”这个词语,也暗示了对于政治事务的关注和参与。这种描述不仅使得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也为后面的抒情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
第四部分:“氓编不落涪陵险,米传羞闻晋史腥。”这部分则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忧虑和不满。诗人通过对涪陵险地和晋史腥气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社会动荡和社会腐败的厌恶和反感。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深刻的思考空间。
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化、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和国家的思考和感悟。这种深入的思考和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