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楼阁冠群山,童稚游歌日倚阑。
岁月不知青鬓改,松梧长绕碧窗寒。
尘龛落日悲弹指,劫海何人更助澜。
赖得远师容客醉,不教啼鸟怨春残。

四月七日陪约庵适斋二太守东园鸿胪龙山都谏登超果一览楼望西隐堂有感还饮翠林精舍作时西隐火已一年而寺主杰峰亦化去矣是日翠林亦病出蔬馔延客故末句云

天台楼阁冠群山,童稚游歌日倚阑。

岁月不知青鬓改,松梧长绕碧窗寒。

尘龛落日悲弹指,劫海何人更助澜。

赖得远师容客醉,不教啼鸟怨春残。

注释:

  1. 四月七日:即四月初七,农历的清明节,古人以这一天祭祀祖先。
  2. 适斋:适庵,名适斋,作者的朋友。
  3. 二太守:指东园、鸿胪、龙山三位地方官员,他们被作者邀请游览东园。
  4. 东园:位于浙江省天台县,风景秀丽,有“东南第一山”之誉。
  5. 鸿胪:官职名,掌管接待和翻译外国使者。
  6. 龙山都谏:都是官职名称,分别主管地方政务和司法事务。
  7. 登超果一览楼:登上超果亭一览周围的景色。
  8. 西隐堂:作者的居所,位于天台县城西侧。
  9. 有感:因所见所闻而有所感触。
  10. 翠林精舍:位于天台县城南,为古代文人雅士聚会之地。
  11. 西隐火已一:指西隐堂火灾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
  12. 寺主杰峰:指西隐堂的原主人,名叫杰峰,后来去世了。
  13. 赖得远师容客醉:意思是感谢远师(指作者)能容纳客人,让客人在酒醉中畅谈。
  14. 不教啼鸟怨春残:意思是不要让鸟儿因为春天即将结束而发出哀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节这天陪同朋友游览天台东园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天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句字工稳,音韵和谐流畅,意境深远优美,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