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迟迟风奕奕,滦河潞河冻俱释。河边官柳千万株,一一长条曲尘色。
小车载酒沿堤去,目逐行舟不能住。攀条弄色临晚风,却忆前年别君处。
君家奕世廊庙人,暂蹶霜蹄何足云。南山积书充四库,西洛奥旨穷三坟。
山深昼长风日美,把卷临流思千里。有书数寄南来鸿,慎勿待、建邺西风吹桂子。
【译文】
春风徐徐,滦河和潞河都解冻了。河边的官柳千千万万株,一根根长枝弯垂着尘埃色。
小车载着美酒沿着河岸去,眼睛追随着行船停不下来。攀折枝条弄弄颜色临晚风,却想起去年分别的地方。
你家族世代做朝廷大臣,暂时摔断霜蹄有什么可惜呢。南山堆积书册充作四库,西洛奥旨穷尽三坟。
山深昼长,风日晴美,手捧卷轴对着流水思绪千里。有几封书信寄给南来的鸿雁,千万别等到建邺的秋风吹动桂子。
【注释】
春阳迟迟:春光渐渐晴朗。迟迟,缓慢。
滦河:今属河北。
潞河:即北运河。元置潞县于河上,故名。在今北京城西南。
长条:形容柳枝柔软、细长。
曲尘色:弯曲的枝条,沾满尘垢的颜色。尘,尘土。
行舟:指船只。
攀条弄色:意思是说柳树随风摇曳,柳枝轻拂行人面颊。弄,摇动、撩拨。
君家:指程克晦家。
廊庙人:指朝廷中的重臣。廊庙,指朝廷。
前年别君处:指的是作者与程克晦分手之地。
南来鸿:借指书信、消息等传递到南方的人或物。南来,向南来的飞鸟。
慎勿待:千万不要等到。
建邺:古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这里泛指南京。西风吹桂子:相传晋朝庾亮罢官后住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八月中秋之夜,看到桂花开放,遂取其花与月下之景,赋诗一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为程克晦送行的惜别深情。全诗以“风”贯串,从春天的暖风开始写到晚秋寒风的凛冽,把程克晦送走的那一天和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写得十分生动具体,感人至深。
首句点明送别的时令是春天,次句写春阳迟迟,风奕奕。这两句都是对景抒情,渲染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气氛。第三句写河边长着千万株的官柳,第四句写这些柳枝随风而舞,触人眼目,令人心醉。第五句写诗人乘小车载着美酒沿堤而去,第六句写诗人目随而行船不能停住。第七句进一步写诗人攀折柳枝弄弄颜色临晚风。第八句忽然想起去年送程克晦分别时的情景。第九句写程克晦家族世代做朝廷大臣,一时跌足叹息,自惭形秽。第十句写程克晦的家藏南山的书卷充作四库之学,藏书之多可以填满西洛的奥旨,学问之广可以穷尽三坟的奥义。第十一句写山深日丽,风日晴美,诗人手执卷轴临流沉思,想到远在南方的朋友来信问候,嘱咐他不要等待建邺西风中的桂花开放。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但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送别的场面和心情。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的惜别之情。春天景色宜人,正是送别的最佳时节,诗人却要送程克晦去,所以有依依惜别的心情;春天气候渐暖,万物复苏,而程克晦又要去南方,所以有无限留恋之情;春天风和日丽,而程克晦又要离开,所以有惆怅之情等等。诗人巧妙地运用“风”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将以上各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也使得诗歌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