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来不知端,抚心翻自疑。
虽惭风云气,宁复儿女痴。
园林既成趣,书卷亦堪依。
如何廿年意,触眼还在兹。
瘦马愁远道,羁禽怀故枝。
往事已如此,后来安可期。
焉得还吾故,高眠看云飞。
五月一日行东园
忧来不知端,抚心翻自疑。
虽惭风云气,宁复儿女痴。
园林既成趣,书卷亦堪依。
如何廿年意,触眼还在兹。
瘦马愁远道,羁禽怀故枝。
往事已如此,后来安可期。
焉得还吾故,高眠看云飞。
注释:
- 五月一日行东园:在五月一日这天,我行走在东园。
- 忧来不知端:忧虑来临,却不知从何开始。
- 抚心翻自疑:抚摸胸口,心中疑惑重重。
- 虽惭风云气:虽然自己感到惭愧,但仍然拥有风云壮志。
- 宁复儿女痴:难道还有像儿女一样的痴情吗?
- 园林既成趣:园林已经建好,有了乐趣。
- 书卷亦堪依:书籍也能成为依靠。
- 如何廿年意:这二十年来,我的心绪如何?
- 瘦马愁远道:瘦弱的马儿因为长途跋涉而感到忧愁。
- 羁禽怀故枝:被囚禁的鸟儿怀念着旧时的树枝。
- 往事已如此,后来安可期: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未来的事情又怎么能够预料呢?
- 焉得还吾故:怎样才能回到原来的家乡呢?
- 高眠看云飞:静静地休息,看着天空中飘动的白云。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作者在五月一日行走于东园时所创作的。全诗以“忧来不知端”为起点,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迷茫。接着通过“抚心翻自疑”,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担忧和不确定感。尽管诗人有着凌云壮志,但现实的困境让他感到羞愧和困惑。然而,正是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诗歌更加真实和动人。
诗中“园林既成趣,书卷亦堪依”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园林的建立不仅带来了愉悦和兴趣,也让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而书籍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使他在面对人生的艰难时,依然能够保持一份平和和乐观。
诗人并未因此满足,他深感自己的不足,认为自己仍有“儿女痴”的一面。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反映了诗人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他看到了瘦弱的马儿在长途跋涉中的忧愁,以及被囚禁的鸟儿对旧时的树枝的思念。这些自然景物,都隐喻了诗人自身的境遇和情感。
诗人以“焉得还吾故,高眠看云飞”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静静地休息,享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这种愿望,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人生哲理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