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日烈迷尘道,不奈为灾旱魃何。
病草渴心思化雨,涸鳞翘首望恩波。
湫潭灵物空为祷,田野农夫彊作歌。
若个解伸探月手,烦君为我挽银河。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李流谦的《苦旱》一诗。下面是对全诗的逐句释义:

  1. 狂风日烈迷尘道,不奈为灾旱魃何。
    【注释】:狂风肆虐,太阳炙热,使道路变得模糊不清,连旱魃(传说中的干旱之神)也无法施展法力。
    【赏析】:首句描绘了当时天气的恶劣和旱灾的严重程度。狂风肆虐、太阳炙热,使得道路变得模糊不清,而旱魃作为传说中的干旱之神也难以施展法力,进一步强调了旱情的严重性。

  2. 病草渴思化雨泽,涸鳞翘首望恩波。
    【注释】:干枯的草木渴望雨水的滋润,干涸的鱼儿翘首等待恩惠的雨水。
    【赏析】:第二句通过“渴思”和“翘首”两个词语,生动地表达了旱情下的植物和动物们急切盼望雨水的心情。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中植物和动物的描写,展现了旱灾给它们带来的困境和痛苦。

  3. 湫潭灵物空为祷,田野农夫强作歌。
    【注释】:清澈的潭水里的神灵只能祈祷,农民们不得不强行唱起歌来。
    【赏析】:第三句通过“空为祷”和“强作歌”两个词语,描绘了神灵无法施以援手,而农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度过旱灾的场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神灵与农民的不同境遇,深刻地揭示了旱灾给人们带来的困境和无奈。

  4. 若个解伸探月手,烦君为我挽银河。
    【注释】:有谁能伸出探索月亮的手,请你们帮我挽起银河。
    【赏析】: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在最后向神明祈求帮助解决旱灾。这里的“解伸探月手”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降雨的渴望和希望借助自然之力解除旱情的愿望。同时,“挽银河”这一夸张的说法也体现了诗人对神明力量的高度信任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述和对人类的同情心,展现了诗人对旱灾的深切关注和对受灾人民的深深怜悯。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解决问题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