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叠叠水滔滔,跋涉都忘旧日劳。
唯有不平常记得,每因感触便长号。
【注释】
叠叠:层层,重重叠叠。劳:劳累,辛苦。不平常:非同寻常。长号:大声呼喊。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山中游览时,看到群峰叠叠、水滔滔的景象,感到十分惬意,于是忘却了往日的辛劳,只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诗中的“唯有不平常记得,每因感触便长号。”两句,是说只有这非同寻常的景色让人记忆犹新,每当有感触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发出长长的叹息。
群峰叠叠水滔滔,跋涉都忘旧日劳。
唯有不平常记得,每因感触便长号。
【注释】
叠叠:层层,重重叠叠。劳:劳累,辛苦。不平常:非同寻常。长号:大声呼喊。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山中游览时,看到群峰叠叠、水滔滔的景象,感到十分惬意,于是忘却了往日的辛劳,只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诗中的“唯有不平常记得,每因感触便长号。”两句,是说只有这非同寻常的景色让人记忆犹新,每当有感触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发出长长的叹息。
【注释】 亭亭:耸立的样子。穹林:高高的树林。得地何愁:指松树得到好的环境而茁壮成长,又何必担心被荆棘侵袭。老节:指松的苍劲的枝干。直根:指松树深深扎根于土中的主干,比喻坚贞不移的意志。九原:指坟墓或地下。怜:爱惜。却怪祖龙封爵污:却奇怪秦始皇封他为“五大夫”,反而玷污了他的名声。祖龙:秦始皇名嬴政,因称祖龙。作怒涛音:作声如怒涛之鸣。 【赏析】 《咏松》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对松的描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送罗孟维归越中兼柬陈正庵 - 释义: 这首诗是作者为即将离开的友人罗孟维(或称“孟维”)所写的,并希望陈正庵(或称“正庵”)、另一位友人能一同欣赏。 2. 论心未尽又分襟 - 译文: 在讨论心中的想法或情感时还未说完,我们就要分离了。 3. 唱彻离歌酒漫斟 - 译文: 我们一起唱着离别的歌谣,酒也随意地倒满了杯盏。 4. 杖履数陪寻往迹 - 译文:
【注释】 玉阜:地名。芝川:地名。娄城:地名。僮:指童仆或侍童。马:代指主人的马匹。陇麦:指田间的青苗,泛指庄稼。霭霭:形容雾气浓重的样子。甫:刚才。扣门:敲门。惊破:惊动。禅:佛教禅宗。 【赏析】 《夜宿淮云寺二首·其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暮转”二句以“僮”与“人”相对照,写僮仆和主人一样心地善良,对人体贴入微;“青青”二句写暮色中田家之农忙
诗句释义: 1. “九日江皋秋向深”:这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江边的天空显得格外深邃。 2. “农家刈穫苦多阴”:农家在收获时,因为天气阴沉导致劳作困难。 3. “谁知此日祈晴意,即是前时得雨心”:诗人此时的心情与之前不同,他原本期待晴朗的日子,而今天却希望下雨,因为他觉得下雨对庄稼更有益。 4. “野鸟正呼泥滑滑,途人方叹水涔涔”:描述的是田野中鸟儿和行人对大雨的感受。 5.
【诗句】 偶来借榻淮云寺,爱尔禅房事事清。烟穗绕屏香渐爇,雪花浮鼎茗新烹。萝窗有月还生白,檐铎无风或自鸣。他日远寻莲社约,也须沽酒慰渊明。 【译文】 偶尔来到淮云寺借用僧榻,喜欢这里清净的禅房。烟雾缭绕的屏风,香烟袅袅升起,雪白的茶炉中新茶正冒着热气。窗外的月色洁白如霜,廊下的风铃随风叮当作响。将来再去寻找那莲花社的朋友,也要买些好酒来安慰陶渊明。 【注释】 1. 淮云寺:地名
【诗句注释与赏析】赵氏双桂轩:赵氏家族有两兄弟,长得又好又美,他们就像桂树一样,结出的花果香气四溢。 赵公二子美无度:赵公有两个儿子,长得又好又美,他们的美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双桂名轩拟弟兄:为了纪念他们的美德,人们将他们的家命名为“双桂轩”。 已信结根同得地,更怜交叶总含清:他们已经相信他们的根已经深深扎根在土地中,更令人感到怜惜的是他们互相交错的叶子总是充满清新的气息。 肯随桃李争颜色
【解析】 “耕耘虽苦非为苦,贫贱堪忧未足忧”:虽然耕种很苦,但不是为了苦吃而苦吃;虽然生活贫穷卑贱,也不值得忧虑,因为这些都是暂时的。“老妇一生甘食藿”,老妇一生甘愿吃野菜。“稚孙十岁解骑牛”:小孙子已经会骑马了。“官租已毕知无事,邻社相邀庆有秋”,官府征收的租税已经缴清了,因此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事了,邻里乡亲又相邀一起庆祝收获的季节到来。 “绝胜眼中金与紫,施施难免乞墦羞”
郭公辅挽诗 古娄樽酒忆相违,瞬息那知往事非。 生死可怜客易别,交游转觉老成稀。 谪仙此日骑鲸去,丁令何年化鹤归。 老眼一泓怀旧泪,随风散作雨霏霏。 注释: 1. 古娄:古代的酒器或酒杯,泛指酒杯。樽酒:指饮酒。回忆相违:回忆过去我们分别的情景。 2. 瞬息:短暂的时间。那知:怎么知晓。 3. 生死:生命的存亡。可怜:值得同情。客易别:客人容易离别。 4. 交游:结交的朋友。转觉:反而感到。老成
注释: 1. 情亲酒旨复肴佳,又煮蒙山石上茶。 - 情亲酒:表达深厚的情感和友好的情谊。 - 复肴:再次品尝美味的菜肴。 - 又煮蒙山石上茶:又煮蒙山的石头上的茶叶。 2. 黄菊剩开如有意,青山无价似容赊。 - 黄菊:黄色的菊花。 - 剩开:剩余的开放状态。 - 如有意:仿佛有某种目的或意图。 - 青山无价似容赊:像青山一样没有价格,就像它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赋予价值。 3. 狂歌感旧声逾激
寄怀袁兄 双丸递走疾如梭,老色骎骎可奈何。 白发尽从愁里得,青春都向客中过。 壮怀久息营为懒,往事难忘感慨多。 珍重故人知我意,停云回首付悲歌。 译文: 双丸递走疾如梭,岁月匆匆让人感叹。 白发渐渐爬上了鬓角,而青春却在异地度过。 曾经满怀壮志,如今却变得慵懒,对过去的记忆仍然难以释怀。 了解我的心意,我将挥笔写下悲歌
《负薪图》是明朝龚诩的作品,描绘的是会稽愚妇厌夫贫,辞去何曾愧失身。富贵自期年五十,买臣亦是一常人。下面是诗句: ``` 会稽愚妇厌夫贫,辞去何曾愧失身。 富贵自期年五十,买臣亦是一常人。 ```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 会稽有个愚笨的女子嫌弃丈夫贫穷,辞去丈夫却并不感到羞愧失去身体。 她期望自己能富贵到五十岁,买臣也是普通人。 ``` 对这首诗的赏析:
注释:在万竹林中的一小块竹地上有一个草亭,草亭前的溪水潺潺流。这个道人并不是弹筝的耳朵,他只是安静地倚靠在栏杆上自在地听那潺潺的水声。 赏析:这首诗通过写诗人静听泉水之声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癸未清明同八九友伴之玄明村为宋侍御乐庵先生扫墓:这是第一句,描述了在清明节这一天,作者与八九位朋友一同前往玄明村,去给宋侍御乐庵先生扫墓。 2. 道穷千载乐庵翁,埋没孤坟草莽中:这是第二句,表达了对乐庵先生的感慨,说他一生追求真理,但却默默无闻,被埋藏在草莽之中。 3. 今日我曹来拜扫,纸钱摇曳舞春风:这是第三句,表示今天大家来此祭拜,看到纸钱在春风中飘舞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句:“宁忧失所困风霜,自信生平晚节香” - 解释: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情怀,宁愿忍受失去所爱之人的悲伤也不愿意面对外界的艰难和困苦。他对自己一生的品德充满信心,认为即便在晚年也能散发出如同秋菊般的芬芳。这里的“晚节香”意味着尽管年纪渐长,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 - 注释:宁,宁愿;忧,担忧;失所困,失去所爱之人;风霜,比喻困难或挫折;自信,相信自己
【注释】 观梅:观察梅花,即写梅花。我最相知:与我最相知。南枝:南方的树枝或枝条。北枝:北方的树枝或枝条。如此:如此这般。老翁:指自己。痴:愚笨、痴呆。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为知己,以梅自喻。“最知”,即最了解。“南枝”和“北枝”,指江南和江北的梅花;也可以理解为东南西北四方的梅花。诗人赞美了梅花不怕严寒、傲雪斗霜的顽强生命力。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寓意却深刻隽永,耐人咀嚼
归自城中遇雪 大雪纷纷洒,诗人踏雪归。 城中人已眠,城外花未开。 译文: 大雪纷飞,我踏着雪花回家了。城中的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只有城外的梅花还尚未开放。 注释: 1. 雪景诗情两得宜:形容诗人欣赏雪景和抒发诗情的心情都非常适宜,相得益彰。 2. 枝藜何惜晚归迟:意思是说,即使树枝已经枯萎,但诗人仍不吝惜晚归,因为心中有诗意。 3. 因过野老溪桥畔:意为诗人顺便走过一位在溪桥旁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