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信八旬之老,反哀十岁之孙。
最苦归来元亮,稚子无人候门。

【注释】

琴川:地名,在江苏无锡。义孙:指作者的孙子。

谁信八旬之老,反哀十岁之孙:这两句的意思是:谁会相信一个八旬老人反而为一个只有十岁的孙子而悲哀呢?

最苦归来元亮,稚子无人候门:这两句的意思是:回来的时候最让人痛苦,因为只有幼小的孩子在门口等着你。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大历元年(766)春,当时杜甫已经六十六岁了。他年事已高,又长期漂泊在外,因此心情抑郁、悲凉。此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首句“归自琴川哀义孙”中的“琴川”,是指杜甫家乡四川成都郊外的郫县。诗中说,诗人从外地回到家乡,心里十分悲伤,因为他的孙子元亮还只有十岁,正是天真活泼的年龄,可是现在却只能孤零零地站在门口等候。这里“哀义孙”三字,既表明了诗人对儿子的思念,又反映了他对年幼孙儿的怜爱之情。

第二句“谁信八旬之老,反哀十岁之孙”。这里的“八旬”,是虚数,意思是说诗人自己虽然已经八旬高龄,但想到自己的孙子才十岁,还是非常疼爱他的。这句诗既表明了自己对孙儿的爱,也表达了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惋惜之情。

第三句“最苦归来元亮,稚子无人候门”。这句诗的意思是,最让人痛苦的是回来了,但是只有幼小的孩子在门口等他。这里用“最苦”来形容诗人的心境,既表现了他的孤独寂寞,又反映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元亮元亮,尔何知时务?”这句诗的意思是,你的元亮啊,你懂得什么是时务吗?这是诗人对自己的儿子发出的诘问。通过这句诘问,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己儿子的失望和不满。同时,这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总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