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听雨结茅茨,意恐红尘惹鬓丝。
步鹤紫苔春满径,鸣蛙绿水夜平池。
粳稌已足菑畬愿,衣线能忘簠簋思。
彩袖鱼轩今已矣,黄冠野服总相宜。
【注】茅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北。
思亲:思念家乡亲人。
稌(jiàn 干):稻,粳米。菑畬(cái shú):耕种。黄冠:道士所戴头巾。
彩袖鱼轩:指华丽的衣裳和精美的车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是诗人为怀念家乡而写。首联“茅山听雨结茅茨,意恐红尘惹鬓丝”意思是说,我住在茅山,倾听着春雨淅沥的响声,把茅屋的屋顶打扫得干干净净,唯恐这纷扰的尘世会沾染我那如丝般洁白的秀发。颔联“步鹤紫苔春满径,鸣蛙绿水夜平池”说的是春天里,我漫步于茅山的小径上,脚下是紫色的青苔;四周一片翠绿,蛙声阵阵,池塘里的水面平静如镜。颈联“粳稌已足菑畬愿,衣线能忘簠簋思”意思是说,我已经满足了对丰收稻田的渴望,衣服上的衣线也足够缝制了。对于这些我已不再有过多的奢求,因为我知道,只要心中有爱,那么即使简朴的生活也是幸福的。尾联“彩袖鱼轩今已矣,黄冠野服总相宜”的意思是说,那些繁华的衣裳和华美的车饰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我只穿着普通的野服,头戴黄色的道冠。但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更加自在、舒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