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挽斜阳留晚照,却从家食拜平章。
手扶天柱多雄略,身历江关战几场。
炳矣精忠昭日月,浩然正气塞穹苍。
文章节义兼双美,庙貌英声万古芳。
【注释】
谒:拜谒,朝拜;文山:即文天祥,南宋末年抗元名将、爱国诗人。大忠祠:纪念他的祠堂。平章:指丞相,宋元时为宰相的别称。家食:在家吃饭。手扶天柱多雄略:意为手执天柱支撑着国家,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炳乎(bǐnɡ hū):光明的样子,这里形容文天祥的忠诚精神光照日月。浩然正气塞穹苍:意谓正气充盈天地之间,充满宇宙万物。文章节义:指文天祥的诗歌和节操。庙貌英声万古芳:意谓他的祠堂和崇高的名声永远流传。英声:指崇高的名声。
【赏析】
《真州谒文山大忠祠》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借对先贤文天祥的颂扬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首联“欲挽斜阳留晚照,却从家食拜平章。”表达了作者想要留住夕阳,留住晚霞的美好景色的愿望,但是最终只能回到家里吃饭,只能向文天祥拜见表达敬意,这一句写出作者想要追随先烈的意愿,但无奈只能在家中默默无闻。
颔联“手扶天柱多雄略,身历江关战几场。”写自己手握天柱般的雄心壮志,经历无数的战火与磨难,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和坚定信念。
颈联“炳乎精忠昭日月,浩然正气塞穹苍。”“炳乎”意为光明的样子,这里形容文天祥的忠诚精神光照日月。“浩然正气”指正气充盈天地之间,充满宇宙万物。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赞美之情,赞扬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
尾联“文章节义兼双美,庙貌英声万古芳。”“文章节义”指文天祥的诗歌和节操。“庙貌英声”指他的祠堂和崇高的名声。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认为他的诗歌和节操是完美的,他的祠堂和崇高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文天祥的歌颂,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