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怒触龙门裂,突蜃冲蛟肆妖孽。
□谁首倡导洪流,驱使生灵陷鱼鳖。
群雄尽向草泽生,青袍白马连州城。
□时将相总骄懦,可怜不救兵纵横。
忠襄何人汴梁客,只手徒思拯沉溺。
□星半夜落前军,有子才能讨仇贼。
关西老将宁伏雌,辇侧权臣藏祸机。
□然内难促元运,毋乃社稷基先隳。
铁衣破碎秋风早,三军尽向夷门老。
岂知天意属皇明,万乘龙飞大江表。
神兵受命北渡江,举兵所向俱来降。
□尘不生草不动,直取中原为帝邦。
金宫玉殿凌空起,翠华飘飘曾戾止。
□皇立政务宽仁,坐见疮痍变淳美。
天开地辟长清宁,五风十雨年谷登。
书生但愿报恩德,万岁千秋歌泰平。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诗都包含一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分别代表了黄河的怒潮、群雄、忠襄、关西老将等不同意象。下面是对这首《汴城》的解释和赏析:

  1. 汴城(pàn chéng):指的是北宋时期的都城开封,位于今天的中国河南省。

  2. 黄河怒触龙门裂:形容黄河水势汹涌澎湃,仿佛能将龙门冲开。

  3. 突蜃冲蛟肆妖孽:形容黄河的水流如同有形的妖怪一般,肆意妄为。

  4. □谁首倡导洪流,驱使生灵陷鱼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统治者不作为,任由黄河泛滥,使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不满和谴责。

  5. 群雄尽向草泽生:指群雄并起,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领导。

  6. 青袍白马连州城:形容各地豪强纷纷占据城池,成为一方霸主。

  7. □时将相总骄懦:这里的“□”应该是“时”字的误写,意指当时的将相都是骄傲懦弱之人。

  8. 可怜不救兵纵横: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军队无法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无奈和悲哀。

  9. 忠襄何人汴梁客:这里可能是在说一位名叫忠襄的人,他是汴梁的一位客人。

  10. □星半夜落前军,有子才能讨仇贼:这里的“□”应该是“月”字的误写,意指月亮已经落下,暗示着战争即将结束或失败。

  11. 关西老将宁伏雌,辇侧权臣藏祸机:这里提到了一位关西的老将,他选择隐居而不是参与政治斗争。同时,皇帝身边的权臣们隐藏了他们的阴谋诡计。

  12. 然内难促元运,毋乃社稷基先隳:这里的“元运”指的是国家的运势,而“社稷基”则是指国家的根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国家局势恶化的担忧。

  13. 铁衣破碎秋风早,三军尽向夷门老:描述了士兵们在秋风中穿着破损的铁甲,疲惫不堪,最终走向了荒废的土地。

  14. 岂知天意属皇明,万乘龙飞大江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意归顺于明君的感慨,同时也描绘了皇帝乘着龙舟远航的景象。

  15. 神兵受命北渡江,举兵所向俱来降:描述了神兵从北方渡过长江,所向披靡,所有的敌人都投降了。

  16. □尘不生草不动,直取中原为帝邦:这里的“□”应该是“尘”字的误写,意指尘土飞扬,战乱不断。

  17. 金宫玉殿凌空起,翠华飘飘曾戾止:描绘了皇宫中的华丽景象,以及皇帝曾经到达的地方。

  18. □皇立政务宽仁,坐见疮痍变淳美:这里的“□”应该是“朝”字的误写,意指皇帝执政期间,国家的政治环境变得宽松仁慈。

  19. 天开地辟长清宁,五风十雨年谷登:描述了天地开辟,国家政治清明,农业丰收的景象。

  20. 书生但愿报恩德,万岁千秋歌泰平: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书生们能够报答国家的恩德,歌颂国家的太平盛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