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未应同我阔,何妨山里石岩岩。
懒随云水出人世,乐爱烟萝住草庵。
撼木风生饥虎怒,酿花酒熟老猴酣。
闲闲较历娑婆国,无似枯禅百不谙。
山居
天地未应同我阔,何妨山里石岩岩。
懒随云水出人世,乐爱烟萝住草庵。
撼木风生饥虎怒,酿花酒熟老猴酣。
闲闲较历娑婆国,无似枯禅百不谙。
注释:
- 山居:诗人隐居在山水之间,过着简朴宁静的生活。
- 天地未应同我阔:意指自然与宇宙之大与自己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慨于这种广阔天地之间的渺小存在。
- 何妨山里石岩岩:表示诗人对于山中岩石的欣赏,认为山中的岩石坚固、质朴。
- 懒随云水出人世:诗人不愿意追随世俗的脚步,宁愿留在山中,过着隐逸的生活。
- 乐爱烟萝住草庵:形容诗人对草屋的热爱,喜欢住在这样简单朴素的地方。
- 撼木风生饥虎怒:描绘了山中树木摇动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饥饿的老虎怒吼一般。这声音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生机。
- 酿花酒熟老猴酣:用酿酒的过程来比喻岁月的流逝,以及自己对生活的享受。这里的“老猴”形象地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闲闲较历娑婆国:诗人在闲暇之余,对比着人间的世界和修行的场所,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喜爱。
- 无似枯禅百不谙:诗人希望自己的修行生活能够像枯萎的禅一样,不受尘世纷扰,始终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观,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