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书才去雪风愁,侍者重来泪更流。
京国银盘能早献,边庭金策可迟留。
但闻尊宿仍编履,不信头陀竟覆舟。
我亦是人添哽咽,夜寒垄草满心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闻赤公专侍在兹省亲回”,然后分析全诗,并结合注释作答即可。

译文:听到赤公正在这里专诚地侍奉我,我才得以回家探望亲人。刚离开京城不久的书信才到,又听到赤公重来的消息,我的眼泪流得更多了。京城里的银盘可以早日献给你,边庭上的金策也可以迟一点送到你的手上。但听说尊宿仍然在编织着鞋履,不信那头陀竟会覆舟而死。我也同样是人,也会增添伤感,夜里寒冷时垄上的草满得满满当当的。

注释:闻赤公专侍在兹省亲回:听说赤公正在这里专诚地侍奉我,我才得以回家探望亲人。闻:听说/得知。兹:这;这里。省亲:探望亲人。回:回来。尺书才去雪风愁:刚离开京城不久的书信才到,又听到赤公重来的消息,我的眼泪流得更多了。尺简,短小的书信。才:刚刚;不久。去:走,这里指书信。雪风:代指严寒的天气。愁:伤悲、忧伤。侍者重来泪更流:京城里的银盘可以早日献给你,边庭上的金策也可以迟一点送到你的手上。重:再次。银盘:喻指朝廷的赏赐。可:能、可以。边庭:指边塞。京国银盘能早献,边庭金策可迟留:京城里的银盘可以早日献给你,边庭上的金策也可以迟一点送到你的手上。银盘:喻指朝廷的赏赐。可:能、可以。金策:喻指朝廷的军令。留:送。但闻尊宿仍编履:但听说尊宿仍然在编织着鞋履。尊宿:尊师或尊长。仍:还、依然。编履:编织鞋履,比喻为官或做学问。信:信服。不信头陀竟覆舟:不信那头陀竟会覆舟而死。头陀:佛教僧人自称,泛指和尚。竟:竟然、居然。覆舟:翻船。

赏析:诗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活动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赤公的深情厚意。

首联:“闻赤公专侍在兹省亲回”,“闻”字写出诗人听闻的消息,“专侍”说明赤公非常尽心尽责地服侍自己,“兹”指此地,即京城。诗人听到赤公正在这里专诚地侍奉自己,自己才得以回家探望亲人,由此可知,诗人因得到赤公这样的侍奉而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乡。“省亲回”三字点明了此行的目的,也交代了诗人此次归家的原因。

颔联:“尺书才去雪风愁,侍者重来泪更流。”“尺书”是极言离京之远,“才去”表明诗人刚离开京城不久,“才去”与“尺书”相照应,说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多么地急切、多么地想家,因为离家时间还很短,书信尚未收到,所以诗人就已感到无比的忧愁,这是对上句“尺书才去”的具体阐释。“侍者重来泪更流”中的“重来”说明侍者赤公已经返回京城,诗人听到赤公重来的消息后,不禁更加悲伤,泪水流淌不止。

颈联:“京国银盘能早献,边庭金策可迟留。”这里的“金策”指的是朝廷的命令,“献”是指贡献,“迟留”是指拖延。意思是说京城中的银盘子可以早日献给您,边疆战场上的金命令可以稍后再送到您的手中。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赤公的感激。

尾联:“但闻尊宿仍编履,不信头陀竟覆舟。”“尊宿”指的是尊师或尊长,“编履”是指编织鞋履,“头陀”是佛教中出家人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赤公的深深怀念。同时,他怀疑那个曾经在佛经《维摩诘经》中出现过的头陀是否真的会覆舟而死,这表现出了他对世事的感慨与无奈。

诗人通过对赤公的描写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友人赤公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以及他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