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探奇逸兴增,杖头常欲上云层。
于今老病居人后,见说峰高便畏登。
注释:
1.赤公: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千山:指群山,代指朋友。余不能从:我不能够跟随。
2.二绝:两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年少时与朋友们一起游玩群山的回忆。诗中表达了他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对老病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第一句“年少探奇逸兴增”,诗人回忆年少时,总是充满好奇和热情,想要探索未知的世界。这里“探”表示探索,“奇”表示新奇有趣,“逸兴”是指超脱常规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句“杖头常欲上云层”,描述了诗人年轻时常常背着手杖,想要攀登到云端的情景。这里的“杖头”是手杖,“云层”是天空中的云雾层,形容诗人对高远山峰的向往之情。
第三句“于今老病居人后”,诗人感叹自己如今年纪已大,身体渐衰,只能居住在人群之后,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追求自己的理想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衰老、失去活力的感慨。
第四句“见说峰高便畏登”,这是诗人对于自己曾经对攀登高峰充满勇气的态度的一种反思。虽然曾经有勇气去攀登高山,但现在却因为年老体衰而感到畏惧和退缩。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过去岁月的回顾和思考。它通过描绘自己年轻时的冒险精神、对山峰的向往以及现在老病的身体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