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人间一面缘,平安两字仗君传。
而师定有江南信,莫使寒烟望眼穿。
注释:我不与人结下世俗的交情,只愿你平安二字传给我。你的师傅一定有江南的消息,不要让寒冷的烟霭迷蔽了你的双眼。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切祝愿的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诗人对朋友安危的牵挂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不结人间一面缘,平安两字仗君传。
而师定有江南信,莫使寒烟望眼穿。
注释:我不与人结下世俗的交情,只愿你平安二字传给我。你的师傅一定有江南的消息,不要让寒冷的烟霭迷蔽了你的双眼。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切祝愿的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诗人对朋友安危的牵挂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诗句注释译文与赏析 《暮归》杜甫诗作赏析 1. 诗句原文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野老添丁口,村妇去荷锄。 客衣谁为浣?僧舍晚钟初。 2. 诗句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傍晚时分,从青翠的山上下来的场景。山中的月亮一直伴随着他回家。夜晚降临后,他在山中经历了一场暴雨,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但他仍然坚持前行。最后,他在寺庙里找到一个空房间,便住了下来。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的一部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咫尺阻言笑,其如风雨何? ``` 译文: 近在咫尺却难以与朋友畅谈笑声,这像风雨一样令人无奈。 ``` 展书当事业,壮志此消磨。 ``` 译文: 翻开书籍就像投身于事业,但雄心壮志被消磨得一干二净。 ``` 竟日掩门户,千年一咏歌。 ``` 译文: 整天闭门不出,只能吟诵古人的诗歌来寄托哀思。
【注释】 诸山:指周围群山。 当午:正午时分,太阳高悬。 妙理:佛家语,指深奥的道理或禅理。 缭绕:盘旋缭绕。 应藏:应当隐藏。应,表推测语气,意为“应该”。 听法龙:佛教传说中,龙是佛法的传播者,故云“听法龙”,即佛经的翻译者,也称为“龙象”。 【赏析】 《游谭家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唐天宝三年(744年)作者游历江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潭柘寺周边群山环抱的景色
【注释】 怀千山诸子:怀念隐居在千山的诸子。 野衲还山去,深居第几重:野衲指和尚,用和尚的修行比喻隐者的隐居生活。第几重指山中居住的层次。 遥知岩石侧,犹有汉唐松:远远地看见山岩边,还有像汉朝和唐朝时种植的古松树。 施食下林雀,安禅护洞龙:在树林里投食给飞来的雀鸟,让它们安心下来;保护洞穴中的龙不受伤害。 寄言诸老宿,春晓待飞筇:告诉那些年长者,春天早晨准备拄着竹子做的拐杖上山。 【赏析】
逐句释义及赏析 寻诗 这句表达了诗人寻找诗句的心境,即在秋天的山里寻觅着黄叶堆中隐藏的美好诗句。 - 注释:秋、山、黄叶堆。 - 赏析: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漫步在秋山之中,寻找着那些被黄叶覆盖的诗句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只在秋山里 强调了诗人活动的范围和场所,仅在秋天的山林中寻找。 - 注释:秋、山。 - 赏析:通过“只在”二字
【注释】 去去:离去。莫:不要,别。苍茫:辽阔无边的样子。塞上:边塞。秋:指秋天。死生:生死。从此异:从此以后就不一样了。人马:这里指战马和士兵。尽成愁:都成了忧愁。唯:只是、只。鬼门幽:鬼门关的深处。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睢阳判官时,为送友人远行而作。 诗的前两句是说,友人即将离去,不要再回头望一眼;因为那茫茫的塞北已经是一个秋天。这两句是写景,但景色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冒雪过苏筑 - “冒雪过苏”意味着诗人不畏严寒,冒着大雪前行。“苏”,可能是指苏州,也可能是诗人自指。这里的“过”表示经过或穿越的意思。 - 这是全诗的开头,表达了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2. 所思何必远 - 这里的“所思”指心中的思绪或者所怀念的人或事。“何必远”表示思念的对象并不遥远,不需要走很远的路去实现思念。 -
晚步 钟声随我去,隐隐度前湾。 遥望深松暮,应多野鹤还。 客心在秋水,微月出空山。 任意缓归步,柴门不用关。 【注释】: - 钟声随我去:指随着钟声的引导,我独自前行 - 隐隐度前湾:隐约传来的钟声仿佛穿过小河的波涛 - 深松暮:深山里的松树到了傍晚时分更加深沉 - 应多野鹤还:估计傍晚时有成群的野鸟飞回巢中 - 客心在秋水:我的客居之心如同秋天的水一样平静 - 微月出空山
送别 独自离开家乡去,乡间小路还很长。 两点泪光似丈夫泪,一天孤鹜秋水凉。 幸好未为客死他乡,未了此生愁绪难解。 回首离别处,沙平黑雾浓密密。 注释: - 送别: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客人时所作。 - 单身从此去:指作者独自一人即将离开家乡。 - 乡路尚悠悠:乡间小路漫长而悠远。 - 两点丈夫泪:指作者的眼泪像两滴眼泪一样晶莹剔透。 - 一天孤鹜秋:形容秋天的景象,孤独的野鸭在水面上飞翔。 -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把茆也足够了,拓地更精神。 静坐饱秋色,开书见古人。 童乌时问难,慧远复来频。 何必桃花水,萧然即避秦。 注释: - 把茆:指搭建茅屋、盖茅草屋。 - 亦已足:意思是满足于现状。 - 拓地更精神:开拓土地,使土地更加生机勃勃。 - 童乌:儿童。 - 时问难:不时提问和质疑。 - 慧远:禅宗五祖之一,姓慧名远,是六朝时期著名的禅师。 - 复来频:频繁到来。 - 桃花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长安箫鼓闹声喧,料得君游自晏然。 - 注释: “长安”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首都,这里特指唐代的都城长安。“箫鼓”泛指音乐声。“晏然”意为平静、悠闲的状态。 - 赏析: 这句诗描写了长安城中的繁华景象和诗人对友人即将出游的美好祝愿。长安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常有各种娱乐活动,而“箫鼓”正是其中的代表性乐器,其声音宏大而热闹。诗人预见到友人出游时心情愉悦,能够享受这种宁静与闲适
【注释】 ①藏主:指僧人。师:对僧人的尊称。长安:今西安,唐都城。 ②除却:除去。经书:佛教经典。两袖单:一手持经书,一手空无他物。 ③此去:指送行之人即将离开。长途:形容路途遥远。风雪:形容天气恶劣。际:临,至。殷勤:恳切。嘱:嘱咐。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的诗作。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即启程西行,故有“去年匹马度中关”句。“除却经书两袖单”句写此行将不带什么行装,只有两袖清风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倚闾双眼望边城,患难应添舐犊情。 归去穹庐风雪际,团圞正好话无生。 注释: 倚闾双目眺望着边城,在国家危难之际更应该表现出对子女的关爱和保护之情。 回家后,当风雪肆虐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论人生哲理,共同度过难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家庭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情景,表达了对子女的关爱和保护之情。诗中的“倚闾双眼望边城”,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家门前的期待和关切
【注释】 旧疏:指诗人过去的诗文。重题:再次题写诗文。识姓名:指诗中记下了胡居士的姓名。老僧:僧人。何意:什么用意?重君平:指僧人重题诗,是有意重提诗人的名字。定有:一定有。无端:无缘无故。偏多:过多。世外情:出家人所应超脱的世俗人情。 【赏析】 此诗为酬答友人之赠诗。首联以“旧”字起兴,点明“重题”之由。“重题”,即重题其诗,说明对方对诗人的情谊非同一般。次联回应友人之问:“为何如此
注释: 过宁远:经过宁远县。宁,地名,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北;远,地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此:指宁远城。 曾:曾经。 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所率的北军精锐部队驻扎的地方,因地近细柳而得名。 荒台:被废弃不用的台子或台榭。 空见:只能看到。 草青:草木丛生。 只疑:只以为是。 一片城边石:一块城边的石头(指古碑)。石碑上刻有铭文,所以称为“石”。 犹:仍然。 当年:从前。 旧勒:旧日刻写的。
【注释】 万壑:指群山。 闲:安静,寂静。 留胜:留下美好印象。 罗浮:地名,在今广东增城。 是故山:原为东晋名士郭璞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旧日的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首句写景,次句抒情,末句发端,一气呵成,意境开阔、雄浑。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晴云万壑闲”的壮丽图景,令人心旷神怡。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四周群山,只见晴空万里,万里无云,只有那万壑纵横的群山,静静地展现在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