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土,一寸膏。膏夜流,土生涛。
注释:山中土石被挖空,泉水涌出形成瀑布。
译文:山中的泥土和石头都被挖走,泉水从地下涌出形成瀑布。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影响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尺土一寸膏,膏夜流,土生涛,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担忧和警示。
一尺土,一寸膏。膏夜流,土生涛。
注释:山中土石被挖空,泉水涌出形成瀑布。
译文:山中的泥土和石头都被挖走,泉水从地下涌出形成瀑布。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影响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尺土一寸膏,膏夜流,土生涛,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担忧和警示。
诗句注释译文与赏析 《暮归》杜甫诗作赏析 1. 诗句原文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野老添丁口,村妇去荷锄。 客衣谁为浣?僧舍晚钟初。 2. 诗句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傍晚时分,从青翠的山上下来的场景。山中的月亮一直伴随着他回家。夜晚降临后,他在山中经历了一场暴雨,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但他仍然坚持前行。最后,他在寺庙里找到一个空房间,便住了下来。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的一部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咫尺阻言笑,其如风雨何? ``` 译文: 近在咫尺却难以与朋友畅谈笑声,这像风雨一样令人无奈。 ``` 展书当事业,壮志此消磨。 ``` 译文: 翻开书籍就像投身于事业,但雄心壮志被消磨得一干二净。 ``` 竟日掩门户,千年一咏歌。 ``` 译文: 整天闭门不出,只能吟诵古人的诗歌来寄托哀思。
【注释】 诸山:指周围群山。 当午:正午时分,太阳高悬。 妙理:佛家语,指深奥的道理或禅理。 缭绕:盘旋缭绕。 应藏:应当隐藏。应,表推测语气,意为“应该”。 听法龙:佛教传说中,龙是佛法的传播者,故云“听法龙”,即佛经的翻译者,也称为“龙象”。 【赏析】 《游谭家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唐天宝三年(744年)作者游历江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潭柘寺周边群山环抱的景色
【注释】 怀千山诸子:怀念隐居在千山的诸子。 野衲还山去,深居第几重:野衲指和尚,用和尚的修行比喻隐者的隐居生活。第几重指山中居住的层次。 遥知岩石侧,犹有汉唐松:远远地看见山岩边,还有像汉朝和唐朝时种植的古松树。 施食下林雀,安禅护洞龙:在树林里投食给飞来的雀鸟,让它们安心下来;保护洞穴中的龙不受伤害。 寄言诸老宿,春晓待飞筇:告诉那些年长者,春天早晨准备拄着竹子做的拐杖上山。 【赏析】
逐句释义及赏析 寻诗 这句表达了诗人寻找诗句的心境,即在秋天的山里寻觅着黄叶堆中隐藏的美好诗句。 - 注释:秋、山、黄叶堆。 - 赏析: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漫步在秋山之中,寻找着那些被黄叶覆盖的诗句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只在秋山里 强调了诗人活动的范围和场所,仅在秋天的山林中寻找。 - 注释:秋、山。 - 赏析:通过“只在”二字
【注释】 去去:离去。莫:不要,别。苍茫:辽阔无边的样子。塞上:边塞。秋:指秋天。死生:生死。从此异:从此以后就不一样了。人马:这里指战马和士兵。尽成愁:都成了忧愁。唯:只是、只。鬼门幽:鬼门关的深处。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睢阳判官时,为送友人远行而作。 诗的前两句是说,友人即将离去,不要再回头望一眼;因为那茫茫的塞北已经是一个秋天。这两句是写景,但景色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冒雪过苏筑 - “冒雪过苏”意味着诗人不畏严寒,冒着大雪前行。“苏”,可能是指苏州,也可能是诗人自指。这里的“过”表示经过或穿越的意思。 - 这是全诗的开头,表达了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2. 所思何必远 - 这里的“所思”指心中的思绪或者所怀念的人或事。“何必远”表示思念的对象并不遥远,不需要走很远的路去实现思念。 -
晚步 钟声随我去,隐隐度前湾。 遥望深松暮,应多野鹤还。 客心在秋水,微月出空山。 任意缓归步,柴门不用关。 【注释】: - 钟声随我去:指随着钟声的引导,我独自前行 - 隐隐度前湾:隐约传来的钟声仿佛穿过小河的波涛 - 深松暮:深山里的松树到了傍晚时分更加深沉 - 应多野鹤还:估计傍晚时有成群的野鸟飞回巢中 - 客心在秋水:我的客居之心如同秋天的水一样平静 - 微月出空山
送别 独自离开家乡去,乡间小路还很长。 两点泪光似丈夫泪,一天孤鹜秋水凉。 幸好未为客死他乡,未了此生愁绪难解。 回首离别处,沙平黑雾浓密密。 注释: - 送别: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客人时所作。 - 单身从此去:指作者独自一人即将离开家乡。 - 乡路尚悠悠:乡间小路漫长而悠远。 - 两点丈夫泪:指作者的眼泪像两滴眼泪一样晶莹剔透。 - 一天孤鹜秋:形容秋天的景象,孤独的野鸭在水面上飞翔。 -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把茆也足够了,拓地更精神。 静坐饱秋色,开书见古人。 童乌时问难,慧远复来频。 何必桃花水,萧然即避秦。 注释: - 把茆:指搭建茅屋、盖茅草屋。 - 亦已足:意思是满足于现状。 - 拓地更精神:开拓土地,使土地更加生机勃勃。 - 童乌:儿童。 - 时问难:不时提问和质疑。 - 慧远:禅宗五祖之一,姓慧名远,是六朝时期著名的禅师。 - 复来频:频繁到来。 - 桃花水
【注释】戊子:年号。投荒:流放。局促:局促不安。踌蹰(chóu chú):迟疑不前,徘徊。相期:希望。主人法:官府的法规。贱子:谦词。首:头,头部。身首幸无虑:指生命没有危险。舒:舒展。逢人强笑谑:遇到别人便勉强地笑着。欷歔(xū xī):叹息声。耆旧:老人。分粒:分配粮食。高朋:尊贵的朋友。借书:借阅书籍。好日过:好日子过去。双屐(jī):两脚的鞋。梵宇:佛寺。盈瓢:满瓢。野蔬:野外的蔬菜
赠辽阳陈令公十韵 圣朝恩旧里,孤客宦边庭。 官冷兼冰冷,身形似鹤形。 升堂除积雪,编户补疏星。 衣剪残荷碎,厨炊野蕨馨。 寻僧分钵饭,对吏读棋经。 新市凭鸦集,重关畏虎扃。 草荒连砌白,山近到床青。 采木探幽谷,弓田步远坰。 人贫惟有爱,讼少不须听。 立德存华表,书名在御屏。 伫看寒碛上,丹凤下天廷。 注释: 圣朝恩旧里,孤客宦边庭。 - 圣朝:指朝廷,国家。恩旧里:指有恩惠的故地。孤客
左氏三都贵,苏卿五字师。 傅岩筑以版,渭水钓非罴。 野蕨欣犹采,社莲恨已衰。 山东得李白,江左来桓伊。 执耳尔胡让,登坛众所推。 吹笙约子晋,击筑邀渐离。 异域留商哻,石人见汉仪。 空城招旧帝,青草惜娥眉。 骚续屈平怨,赋添宋玉悲。 唱酬浑不厌,来往各忘疲。 酒奈无赀畜,节应到秃持。 杂心勿与人,拙目尽教嗤。 此日亦常事,万年定渴思。 好将藏洞壑,何必勒钟彝。 取义戒伤激,怀刑嫌近痴。
【注释】 灵蛇头:蛇形的帽子。 觔竹袖:用竹子做的衣袖。 皇英韨(huángyīngduō):皇家的礼服或官服。 千年龟:形容长寿的老人。 张大口:形容老人说话时声音洪亮,像大嘴巴一样。 燕支税:一种税收。 锦牛驼:美丽的牛和骆驼。 银狮吼:指狮子吼叫时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死人汁:指葬礼上用的酒。 【译文】 头戴蛇形帽,袖子是竹子编成的,皇帝的礼服,有很多很多。 千年的老寿星,张开大嘴说话
【注释】 1. 乐神辞:一种祭祀鬼神的歌词。 2. 章:古时称一篇章为一章。这里指诗歌的一段,三章就是三段。 3. 星为马兮云为辔:天上星宿是马,地上云彩像缰绳一样。 4. 生为忠兮死为厉:活着忠诚,死了英名永存。 5. 草有子兮山有麂,腰铁铃兮冠雉尾:草木间有种子,山林中有麂;腰间挂着响铛,头上插着雉尾。 6. 击鼓其镗兮回瞋作喜,琉璃堂兮血食斯地:敲击着鼓声镗镗然响亮,回头怒目而视然后欢喜
【注释】1.乐神辞:指《诗经》中的“硕鼠”“狡童”等诗篇。2.三章:指每章的三节韵文。3.魂魄:指人死后的灵魂。4.神年丰:神明之年丰收。5.国为良: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安宁。6.银者白:银子发白光。7.金者黄:金子发黄光。8.身面光:身体发亮,面容红润。9.安居:安于家室,过安定的生活。10.保边疆:保卫边塞。 【赏析】此诗以乐神辞为题,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