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身西望对须弥,铃铎声高白昼迟。
绕槛风云连海岳,近人星斗界华夷。
诸天寥廓梵钟远,飞阁崚嶒慧日移。
古寺六榕今在否,清阴长忆旧游时。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侧身西望面对须弥山,铃铎声高白昼迟。

绕槛风云连海岳,近人星斗界华夷。

诸天寥廓梵钟远,飞阁崚嶒慧日移。

古寺六榕今在否,清阴长忆旧游时。

注释解释如下:

  • 侧身西望对须弥:形容诗人站在高处向西望去,可以看到须弥山(印度的一座山峰)。
  • 铃铎声高白昼迟:描述铃声响亮,使得白天的时间似乎也变得缓慢。
  • 绕槛风云连海岳:风绕着栏杆吹拂,把云和山连在一起,形成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
  • 近人星斗界华夷:指星星和天上的星斗将人们区分开,象征着文化或民族的界限。
  • 诸天寥廓梵钟远:天空宽广无垠,梵钟的声音传得很远。
  • 飞阁崚嶒慧日移:形容塔楼高耸入云,阳光从上面照射下来,形成了明暗交错的效果。
  • 古寺六榕今在否:询问古老的寺庙“六榕”是否还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 清阴长忆旧游时:长久地怀念过去的游玩时光,享受宁静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抒情诗。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首句中的“须弥”,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象征。次句“铃铎声高白昼迟”,则描绘了铃声在清晨响起的场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第三句中的“绕槛风云连海岳”,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宏伟和壮丽。第四句“近人星斗界华夷”,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壮观的景象,将人们与宇宙联系起来,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最后几句“诸天寥廓梵钟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宗教和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历史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